政府資助進修 投身前景樂觀行業

政府資助進修 投身前景樂觀行業

香港正逐步邁向知識型經濟,為了培訓本地勞動人口,政府撥備了50億元,成立「持續進修基金」,以每個申請人上限1萬元計算,至少有50萬人受惠。事實上,香港人熱愛進修,許多人在公餘都會修讀一些與工作相關或無關的課程;進修當然是好事,但若然有政府代交學費,豈非更佳?

不過,要成功取得「持續進修基金」,申請者必須為非學位人士,而且必須修讀認可課程。認可課程初步只會集中於七個行業範疇,將會於一年後檢討。

暫有300認可課程
教育統籌局發言人表示:「基金推出之前,我們採納了商界、僱主及學者的意見,定出了七個行業及技能範疇,分別是物流、金融服務、中國商貿、旅遊業、語文、設計、工作間的人際及個人才能,作為認可課程的採納標準。」
今個月正式運作的「持續進修基金」,現已有逾300個課程,成功通過學術評審局的審批,被納入為認可課程之中;而推出以來,已接獲逾800個申請。
「課程主辦機構及院校,可以自行將旗下相關的課程,呈交予學術評審局審批,該局會依據課程內容、師資、院校設備、質素等作審批基準,並會於每個月月底,更新及發布最新的課程數目及資料。」教統局發言人補充。
申請人須獲有關課程取錄,並且先繳付學費,再行提交申請。發言人說:「申請人約在提交後12個工作天內,接獲申請結果。」一般來說,如果所有文件齊備,而又符合有關條件,申請都會獲批。

2年後不再獲資助
成功申請的人士,會獲得「發還款項申請表」,申請人須於兩年內,提出申請。兩年後,申請人便不能再獲資助。
發言人指出:「計劃沒有規定申請人最多可報讀多少個課程,但為了節省行政費用,限定了只可作兩次發還款項申請,上限為課程費用的80%或1萬元,以較低者為準。」而且,在申領發還學費時,必須已完成有關課程。

獲發還的費用,主要包括了課程的學費,而部份設有基準試的課程(如語文),則會包括考試費在內。發言人表示:「費用會於批核後約6個星期,直接存入申請者的個人戶口。」

有關行業將獲大力發展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表示:「持續進修基金所包含的七個範疇,是政府已落實重點推動及發展的行業及技能,預期相關的行業人才,需求及前景樂觀,尤其是旅遊、金融服務及中國商貿,職位供應已有所增加,而相關的課程,相信亦會更多人報讀。」
至於物流行業的職位,暫時未有太大需求,惟本港擁有優良港口、貨櫃吞吐量高,兼且具完善的空運航道,不難發展成為物流中轉站,故相信該行業的職位需求,會日漸增加。目前,物流課程仍處起步階段,數目不多,行內有相關學歷的從業員亦不多;所以如可以具有關的課程資格,對於入行或晉升,會有較佳機會。
此外,中原人事顧問總經理周綺萍說:「與911前相比,金融服務業職位供應量,上升了逾一成;而物流業職位的供應量,本月增幅達20%。」她認為,持續進修基金的推出,對推動業內人士進修相關課程,起了積極的作用,相信基金推出的反應不俗。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