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環境衛生署元朗及屯門區高級總監吳瑞堅表示,昨日撿獲的冷藏肉食,因為經解凍後再冷藏,肉質已變壞而滋生大量細菌,市民若進食可能引致食物中毒。
醫學界人士則警告,這些變壞肉食如同腐肉其實不宜食用,若市民不知情,在進食時亦要高溫煮熟,否則可能因細菌感染。
吳瑞堅昨晚指出,肉食必須存放於攝氏零下十八度才能殺死細菌,而冷藏過程中,細胞內水份已因結冰破壞細胞組織,可是若解凍後再冷藏,則過程中的溫度差異會令大量細菌在肉內滋生,容易令肉質變壞。
家庭醫生關嘉美直言,這些經兩次冷藏的肉食其實已經腐壞如同腐肉,更是細菌溫床,容易滋生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及志賀桿菌等經飲食傳染的病菌。市民若未經煮熟進食則可能引致食物中毒,出現發熱、發冷、腹瀉及嘔吐等病徵,如不及時治理終止腹瀉便可能引致嚴重脫水,甚至有性命危險。她表示,現時正值炎夏,市民購買肉食時要小心處理,切勿把冷藏的肉類反覆多次解凍,她建議市民按所需份量把肉類切成小包,用時才取出解凍,避免肉類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