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雖然問責局長七月一日即出台,但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仍認為他職責所在,在月底會公布一份詳盡的報告。據了解,報告建議房委會主席由問責官員兼任;而房屋局也將與房屋署合併為一,徹底解決房屋政策「政出多門」的亂局。
曾蔭權拒絕透露報告的內容,但形容這問題是他「心中一條刺」,必須要拔掉。他還列舉目前香港的房屋政策面對五大問題,包括職權重叠、權責分家、訊息不清、組織臃腫以及不務正業等。
他又批評,有關部門忽略私樓市場發展,又承認有人批評應將市建局、地鐵及九鐵的建屋量也歸政府統籌。
曾蔭權昨日與記者舉行茶敍,再三重申建議中的政策屬於行政上的精簡,他當年從陳方安生手上接過這個「熱煎堆」,剛巧碰上房屋市場出現逆轉,故此花了較長的時間完成檢討,目前只待特首會同行政會議通過,便可馬上落實執行。他承認,事前沒有諮詢即將上任的問責局長。
香港的房屋「政出多門」早已為人詬病,曾蔭權認為是有其歷史原因,房屋委員會同房屋署均於七三年誕生,其時房委會主席由房屋司出任;至八八年房委會主席改由非公務員擔任,脫離房屋司。至九四年又因立法會提問太多,再設立房屋局,結果加上房屋協會,變成四大機構鼎立的情況。曾蔭權表明,這四個機構過去均有貢獻,但自短樁事件即露出問題。首先是職權重叠,理論上房屋局負責策略性的工作,而房委會則專注運作性,但結果卻不是這樣的。
其次是問責問題,房署的員工覺得是房委與房屋局的夾心人,但房委會又覺得很委屈,結果是人人惆悵;而誰是房屋政策的發言人,消息不清楚也影響市場的穩定性和公眾的信心。
還有房委會由七○年六千人增至目前萬二人,房委會和房協各擁二百多億巨資也要處理,最後曾蔭權更批評房委會「不務正業」,兼負商場管轄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