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長實即將分拆長江生物科技上市,令不少投資者馬上惡補何為生物科技。從投資角度看,生物科技屬於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要從中挑選具潛力的生物科技股殊不容易。其實,若作為長線投資,並信奉基本分析,投資者不妨考慮生物科技基金,由於股份分布全球,相比單一股份的風險低得多。
簡單來說,所謂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泛指利用生物的特性及機能來製造產品,用以改善人類生活的科學技術,應用範圍包括醫學、工業及農業。近年,由於DNA解碼成功,更加速了生物科技的發展。
若然生物科技公司能把有關科研,轉變成有利可圖的商品,回報將非常可觀。原因在於,利用生物科技製成的產品,能精確及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避免帶來任何副作用。
雖然生物科技如此具吸引力,但投資生科股或基金,須面對極高風險;事關研究的項目雖多,但到最後能成功的,卻寥寥可數。康宏理財產品及研究部經理陳子建指出:「生物科技的投資年期很長,研究資金甚巨,按美國的經驗,每隻成功的研究產品,研究費用平均要8億美元,故風險極高,但回報亦高。」
他續說:「投資者還要留意研究期長短,以及市場上有否同類型產品,因為研究期愈短,風險愈低。由於在本地生物科技概念仍然很新,所以我建議投資者,要看清楚該公司是從事生物科技,還是醫藥相關業務。後者的風險較低,回報亦較低,投資者宜按個人的承受風險能力選擇。」
然而,本地可供選擇的生科股很有限,加上部份只是挾着「生科」之名的藥業股,小投資者往往被混淆。因此,若自問投資「功力」有限,可考慮投資生物科技基金,交由基金經理篩選生科股份組合。
但投資者須知道,生物科技基金仍然屬高風險投資,每年回報可能大上大落。陳子建說:「一般生科項目的研究期達10年以上,因此若要獲取可觀的回報,投資這類基金需達5年或以上。」
他補充,縱使一間生科公司擁有眾多研究項目,但當中只有少數能夠成功,而且研究途中,競爭對手可能率先推出同類產品,到時投資者的資金便得不到預期回報。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