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水中孔雀嫩紅蔚藍,扇子一般的尾巴婀娜擺動,令人賞心悅目,大受本港賞魚一族歡迎,可是亮麗的背後卻暗藏殺機!加拿大魁北克省過去兩年最少發生了七宗人類受孔雀魚感染沙門氏菌病例。 記者:蔡元貴
加拿大衞生部《傳染疾病報告》指出,孔雀魚緊張時會放出致命的沙門氏菌,病菌會漂留在水族箱內,當清洗魚缸或接觸魚缸水時,人類有機會感染病菌。由二○○○年九月至今,魁北克省已有七人(年齡由十五個月至四十一歲)因為此途徑染上沙門氏菌。
衞生人員追查後發現,病人家中均有養魚,魚缸內皆有沙門氏菌殘迹。調查人員更發現,病人或其家人光顧過的水族館,魚缸內亦找到沙門氏菌殘迹。
本港嘉道理農場的淡水魚專家陳輩樂說,從未聽聞孔雀魚體內會釋出沙門氏菌,他估計只是孔雀魚排出的糞便含沙門氏菌。
家庭醫生關嘉美說,本港未聽聞過沙門氏菌透過水族箱傳染,絕大部份個案都來自進食未煮熟的雞肉和雞蛋。她說,沙門氏菌潛伏期達十二至三十六小時,發病後可引致發燒、肚痛、嘔吐,嚴重則可導致脫水,若病菌進入血管,更可造成敗血病,病人會發高燒,甚至死亡。關嘉美提醒市民,接觸過魚缸水後應即洗手,甚至接觸其他小動物如貓狗、雀鳥等之後,都應洗手,因為小動物身體上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細菌。
在俗稱金魚街的旺角通菜街,孔雀魚幾乎無處不在,多間水族館店主都表示從來沒聽過孔雀魚是沙門氏菌帶菌者。在加拿大造成大量沙門氏菌感染個案的孔雀魚,都是來自泰國及新加坡。專營高級孔雀魚的「神仙魚水族」老闆「阿佬」說,在金魚街出售的平價孔雀魚,主要產地都是東南亞,由於在魚池中大量飼養,難免感染細菌。
其實沙門氏菌不但存在孔雀魚體內,陳輩樂說:「年幼嘅巴西龜都經常感染沙門氏菌,美國同歐洲都明文禁止體形細過四吋嘅巴西龜入口。」
圖片資料來源:綜合旺角通菜街多間水族館
水族館老闆「阿佬」說,要有把握地挑選一尾健康的魚兒,最好不要選擇袋裝魚,而從魚缸裏挑選。比方說,老是躲在魚缸一角的孔雀魚,多數有問題。
魚兒買回家後能否保持健康,還得看飼養是否有方。恒輝水族老闆「阿榮」說,不同魚類要在不同水溫下飼養,孔雀魚適應攝氏二十二至二十八度,神仙魚則不能低於二十五度;魚缸勿放在冷氣風口位,如室溫太涼,則應加設暖管。
另魚缸裏愈多魚,換水密度須愈高,每次只可換水三分一;換水後一天內不要餵飼,因魚兒適應新水腸胃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