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人寧失業堅拒低微工作

星洲人寧失業堅拒低微工作

新加坡現時失業率持續上升,政府一再呼籲國民要面對現實和接受再培訓,但有些工種仍有很多職位空缺,新加坡失業工人卻嫌工作太辛苦和卑微,為了面子緣故,寧願失業,靠借貸或典當度日,也不肯接受這些工作,不禁令當局擔心失業人士失業愈久、愈難找到工作。

清潔及侍應最多空缺
據新加坡的官方統計數字,目前約有十萬人失業,但卻有一萬七千個職位空缺仍然未填補,當中大部份是職位卑微而辛苦的工作,如清潔工人、餐廳侍應、酒店管房等。不少人嫌棄這些工作薪水微薄,又要輪班和必須在周末和公眾假期上班。
不少失業人士寧願向親戚借貸及典當財物,也不願意幹這些卑微的粗活。一名失業了八個月的四十五歲前店舖經理說:「我不想被子女及其他人瞧不起。」
政府去年七月推出一項專為四十歲以上的失業人士而設的再培訓課程,之後安排他們在三百多間公司當清潔工人、侍應或酒店客房服務員,政府則會支付這些轉業工人首半年的一半薪水,但結果發現三分一人工作不到半年就辭工。
一名失業後靠太太撐起家庭開支的姓陳男子,即使連帶子女去看電影的錢也沒有,仍不肯去做清潔工人。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林文興更警告,拒絕擔當卑微工作的心態是「瘋狂」而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失業愈久,你愈難找到工作做」。

籲吸取世盃法隊教訓
他還指出,過去五年,新加坡一些跨國企業重組業務,並將廠房搬到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家,如中國、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令到當地的跨國企業裁員逾四萬多人。工廠一旦外遷,工作就會從此消失,但新加坡工人仍未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還嫌三嫌四。
總理吳作棟借世界盃法國被淘汰出局,來勸喻國民要吸取教訓,不能光靠老將的經驗,必須培訓和提拔年青人才。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