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礦量低 鈣質偏高 腎病不宜<br>市面蒸餾礦泉水多名不副實

含礦量低 鈣質偏高 腎病不宜
市面蒸餾礦泉水多名不副實

【本報訊】市面樽裝蒸餾水及礦泉水林林總總,部份標榜含有豐富礦物質,但卻與事實不符。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其中二十四個樣本,發現絕大部份礦物質含量偏低,甚至有一款天然礦泉水的礦物質含量更較自來水為低。測試又發現,十五個樣本酸鹼值偏酸性,泉水和天然礦泉水的含鈣量也普遍較高,腎病患者不宜大量飲用。
消委會抽查超級市場及便利店有售的二十四款樽裝水,包括蒸餾水、加礦蒸餾水、逆滲透純水、泉水、天然礦泉水及礦物質飲品等。結果顯示,特惠牌蒸餾水、城市蒸餾水、山泉礦物質飲品和飛雪礦物質飲品,含有消毒劑副產品哥羅芳。二十四個樣本均符合世界衞生組織「飲用水的質量標準」。
今次測試發現,絕大部份樣本的礦物質含量屬於低或很低,特別是蒸餾水,因為蒸餾過程中礦物質被除掉。至於其餘不論是人工添加或天然存在礦物質的樽裝水樣本,只有SanPellegrinoCarbonated天然礦泉水的礦物質含量介乎「豐富」與「低」之間,是所有樣本中,礦物質含量最高的。另一款SPA天然礦泉水的礦物質含量則屬「很低」,比自來水的含量還要低。

食肆拒提供水
在十二款有標示化學成份的泉水及天然礦泉水中,十個樣本的一些成份含量與標籤相差百分之二十以上,其中一款法國偉圖純天然礦泉水的中文標籤寫明含「豐富的礦物質」,但英文卻是「LowMineralContent」,意思相反,而驗出的礦物質含量則屬低。
此外,測試樣本中,十五個酸鹼度偏酸性,包括全部蒸餾水;而泉水和天然礦泉水也普遍含鈣量較高,但樣本之間含鈣量的差異較大,最高和最低相差四十八倍。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吳馬太昨日在記者會上說:「市民飲用呢啲樽裝水,如果係話要攝取更多礦物質,咁似乎就唔實際……其實平日多吃生果、牛奶、豆腐,就更加容易達到要求。」
他又引述香港腎科學會稱,由於這些樽裝蒸餾水及礦泉水普遍偏酸或含鈣量較高,腎病患者不宜大量飲用。
此外,消委會發現市面愈來愈多食肆不提供免費飲用水,甚至未得消費者同意擅自供應要收費的樽裝水。吳馬太強調,市民有權作出拒絕;而香港飲食業聯合總會會長張宇人及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主席程基均稱,情況在業內不普遍,但會去信會員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