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新加坡5月份非石油產品出口出乎意料地疲弱,主要受半導體和其他電子產品需求減少影響。當地4月份零售額則連續第六個月下跌,反映消費者緊縮開支。在出口放緩和零售市道不振的雙重打擊下,新加坡的復甦進度可能被拖慢。
新加坡非石油出口在4月份上升6.4%後,5月份出口較去年同月下跌6.8%,降至79.9億坡元(約351億港元),差過市場預期的1.5%跌幅。
佔整體非石油出口約六成的電子產品出口減少11.2%,跌至45.9億坡元;而單是半導體出口已下跌22%。
上月該國輸往美國、歐盟、馬來西亞及日本4大市場的出口均下降,對香港和台灣的出口只微增,但對中國的付運則銳升近47%至約5.7億坡元。
分析員說,就算是在最佳的環境,新加坡也不能依靠其細小的本土市場,去平衡外圍的震盪,何況是零售市道仍疲軟。
該國4月份零售額指數比去年同月跌4.2%,與今年3月相比更下跌11%,部份歸因汽車銷路大跌16.2%,顯示經濟前景未明朗,削弱新加坡人的消費意欲。
分析員說,隨着就業保障不足、股市不振以及旅客減少,零售商的經營環境在短期內難望有大改善。
新加坡3月份失業率經季節性調整升至4.5%,與1997年至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的水平相若,並高於去年12月的4.4%。為了降低商業成本和減少依賴電子業以維持競爭力,新加坡正重整其經濟,其中一個首要工作就是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
全國工會大會(NTUC)在每周簡訊表示,在1997年1月至今年5月期間,新加坡裁員最多的18家企業合共削減42,464個職位,其中電腦磁碟機和家庭電器業等被視為經濟支柱的行業,更是裁員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