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近出現一批在逆境中表現強悍的「游牧民族」。他們不會騎馬,但為兩餐踏着油門四處走,這批特更的士司機終日自困車廂,吃喝拉睡都離不開這十多呎的空間,工作環境雖然差,但在失業率不斷攀升的每一天中,仍然自得其樂,只盼一天翻身還清債務,重過正常人的生活。
深夜,機場的士等候區,遠離日間喧鬧,剩下只有兩、三名司機傾談的咕噥聲,的士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這夜記者看着他們放低座椅,倒頭便睡,將所有透光玻璃都用布罩起。這批為數三十多人不分晝夜開工的特更的士司機就像長期的流浪民族,的士成了他們第二個家。
車尾箱載滿過夜的必需品,如:水杯、牙刷、水筒、膠喉、替換的衣服、甚至禦寒的棉被。的士站附近廿四小時營業的快餐店及兩所公廁為他們提供生活的便利。「駁上條膠喉就咁沖,真係唔錯。啲替換衫晾係車尾箱一晚就乾啦。」特更司機只有靠這種自得其樂的心態才能日復日地過活。
「邊個唔知屋企張床最舒服,咁辛苦都係想賺多啲啫。我哋呢班(的士司機)個個都有經濟壓力嘅。」不願透露姓名,化名肥黃的司機說。數月前,他欠落大耳窿數萬元賭債無力償還,惟有揸特更的士,披星帶月流落街頭避債。
「揸呢更車都係想搵多啲,可以早啲甩身啫。」每月供萬七元車會的司機張俊雄(乳名阿強)表示,「重邊有過時過節,對屋企都冇晒歸屬感囉。」阿強說話帶點無奈。「平時只靠電話同阿媽聯絡,順路到屋企樓下咪返去囉,試過十日先有機會返屋企。」扣除供車,留三、四千元作每月零用,其餘全部歸母親。
「重點敢諗乜娛樂呀,乜都戒晒。」自言以前賭馬的阿強,現時腦海只有的士和開工,唯一娛樂僅有半年前贏馬後用獎金購置放在車廂的萬多元微型電視機。為了省錢,就連晚上睡覺也熄了引擎。平時駕着的士開到哪,吃到哪。
積極樂觀的阿強自我安慰說:「𠵱家咁嘅環境,有架的士有份工開已經偷笑啦!」亦不期望政府會有甚麼實質支持。睡了五小時,等到翌日早上八時半接到了第一個由機場往火炭的客人,阿強滿意地笑說:「今日都算唔錯啦!」
記者:陸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