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失業惡化將令經濟再下沉 - 盧峯

蘋論:失業惡化將令經濟再下沉 - 盧峯

然而偏偏就在這樣的重要轉折關頭、偏偏就在本地經濟可能因失業情況急劇惡化而再次下沉的時候,特區政府卻採取聽天由命的態度。

才不過一個月時間,香港的失業率就升至百分之七點四,比上月份的百分之七點一高得多,有接近八千人加入失業大軍的行列,令失業總人數升至超過二十五萬多人。勞動力市場的情況惡化的如此快、如此厲害不僅讓人感到意外,更可能反過來令本地經濟陷於更深的泥沼,更難脫身。
應該看到,自今年第一季尾、第二季開始,外圍經濟情況已出現較明顯的好轉,多項數據更反映本地經濟的某些環節如出口、房地產市場已回穩甚至回升。
然而這些較利好的經濟數據,較利好的經濟環境顯然沒有改變投資者及企業的審慎態度,它們不僅沒有因應外圍經濟氣候好轉而增加投資或停止裁員,反而進一步收縮經營規模及裁員,令失業率再次大幅飆升。像這樣惡劣的投資氣候、像這樣嚴重不足的投資信心,怎不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呢?

摧殘疲弱消費市道
此外,失業率突然再急升,勢將進一步摧殘原已非常疲弱的消費者信心,令消費市道更趨疲弱。要知道內部消費不振一直是香港經濟最大的病患,本來隨着出口改善及經濟數據好轉,可以稍為提升市民的消費信心,令他們較願意消費。
可現在出口數字雖已回升,失業率上升的速度卻更快,這將令市民感到復甦遙遙無期、對前景更缺乏信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市民怎麼願意消費呢?而當市民繼續撙節消費時,本地經濟怎能從泥沼中走出來呢?

特區政府默默接受
然而偏偏就在這樣的重要轉折關頭、偏偏就在本地經濟可能因失業情況急劇惡化而再次下沉的時候,特區政府卻採取聽天由命的態度,只是不住的說香港正經歷結構性經濟轉型、只是不住的說失業情況將會持續,卻不肯拿出甚麼措施來提升投資者的信心,卻不肯拿出任何實際的措施紓緩正迅速惡化的失業情況,甚至沒有表示將如何加快落實特首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所提出開設的三萬個新職位。
換言之,特區政府並沒有把二十五萬多人失業當成甚麼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反而視之為香港的宿命,要市民默默接受。像這樣的回應,這樣的政府,不是只有讓市民更失去信心、不是只有讓市民對前景更沒有指望嗎?
﹙圖﹚香港的失業率進一步上升至百分之七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