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一位著名投資策略家最近寫道:「對於管理投資組合的人來說,近日最令人洩氣的,莫過於找不到長線的投資主題。」可是,實際的情況真箇是如此嗎?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有數目龐大的錢在世界各地流轉,這些錢近年不斷增加,是因為以格林斯潘為首的中央銀行家,不停地放寬信貸和增加貨幣供應。在自由經濟體系和沒有外滙管制的地方,這股「錢流」湧到那裏,那裏的經濟活動就會出現短暫的興旺;當「錢流」湧進某一兩個市場,那一兩種資產就會出現牛市。
我們不妨這樣幻想:一隻早已注滿水、三倍於地球體積的巨大淺碗懸於地球之上,靠碗底一根竹竿頂着支撐。而碗口之上,還有一個大大的水龍頭,由全球央行控制,不斷的為巨碗注入新水。由於碗大而竹軟,巨碗置於竹竿頂自然不會安穩,不是傾向這邊,便是傾向那邊。
巨碗傾向何方,還看投資者。如果大多數投資者同時看好美國,竹竿上的巨碗就會側向北美大陸,碗內的水(錢)於是傾盤而下,水淹北美。同樣地,當所有投資者都看好納斯達克(NASDAQ)之時,巨碗就側向納斯達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網股、電訊股、傳媒股和生化股,都會因為水漲而船高。短期而言,巨碗的水傾注何方,確是取決於投資者的預期。但我們不要忘記,投資者的預期,是可以被輿論、分析員、策略家、政客和經濟師所操控。
我們亦可以把整個投資界想像為一群馴化的大象,只會聽命於趕象人。象群身重力大,當牠們往某一個方向走,竹竿被撞之下自然就會彎向那個方向。每當趕象人發出新指令時,象群就會立時由一個方向轉往另一個方向跑,頂在竹竿上的大碗,自然隨之傾向另一邊,而碗裏的水,當然亦會注入另一個地區、另一門工業,或是另一種資產了。
道理其實很簡單,只要中央銀行繼續為巨碗注入新水,而聽命於趕象人的象群又繼續橫衝直撞,令竹竿不斷搖晃,世上總會有某些資產因「水浸」而升值,同時又會有另一些資產因「缺水」而失去上升動力。因此,在現有的貨幣體制下(央行無止境地印發鈔票,不停地為巨碗添水),巨碗又總是左傾右側,作為投資者,又怎會缺乏投資主題呢?
其實,真正教投資者洩氣的,並非缺乏投資主題,而是他們缺少準確預知巨碗傾向何方的能力。今時今日,儘管美股表現極劣,很多投資者依然大腦麻痹,他們在美國輸了這麼多錢後,還是不明白美國在未來幾年都不是投資的好地方;真正值得投資的,是他們過去不屑一顧的亞洲市場和各種商品期貨。
既因大腦麻痹,亦被華爾街那些宣傳機器所誤導,這些投資者當然覺得現在沒有投資主題。其實剛好相反,目下投資主題多的是,隨便說來就有3個:(1)美股短線超賣,待它7月反彈,逢高沽空。(2)買入亞洲股份,特別是印尼的製藥股。(3)金銀礦股以及咖啡、棉花、小麥和大豆等商品期貨,都是值得投資的好對象。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