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牌照費高昂而鬧得滿城風雨的第三代流動通訊(3G)發展,近期似乎冷清許多。直至上周,和記黃埔(013)突然宣布,該公司的3G手機每部要賣1.5萬元,價格之高,令人嘩然。和黃看來始終信心十足,不過,其餘同業均對在現階段推出3G抱懷疑態度,他們相信,3G要到03至04年稍為成熟。
和黃及經營商所指的3G,是演變自GSM技術的WCDMA,不過,在今屆以推廣CDMA技術為主的3G世界會議,業內人士一樣反應熱烈,詳細探討3G前景,從技術、服務、經營模式等,都廣泛討論。特別是個別地區如南韓及日本,已經推出CDMA技術的3G服務,更值得業內人士參考。
「能否做到互動和個人化,是最大的挑戰。」韓國電訊技術總監兼副總裁LeeMyungsung在會議的討論環節中指出,現時市面上有許多(3G)服務,根本沒有可能由電訊商全部提供。因此,能否在一個開放的結構、開放的介面上,讓所有(業界)參與者合作,提供適合用戶的服務,是不二的挑戰。這也可以分擔參與者的風險。
高通(Qualcomm)主席兼行政總裁IrwinJacobs在首天的主題演講中也指出,雖然3G市場尚未到成熟階段,不過許多針對這個無線市場的名牌如DisneyInteractive,經已建立起來。問題在於如何提供合適的技術,使用戶可享用這些網站的服務。
甚麼會成為3G服務的「撒手鐧」,成為今次會議討論的重點。多媒體應用如看電影、玩網上遊戲等,一直以來被認為會是3G通訊的重要突破,正是韓國3G市場的主流。不過業界相信,這不是最終答案。相反,多元化才是3G發展方向,滿足客戶的需要。人到中年的日本J-Phone技術總監JohnThompson在討論環節中這樣說:「我那一代的溝通方式是電郵,我兒子那一代是SMS(短訊),再下一代便是圖像了。」
不過當業界為推出怎麼樣的服務和技術頭痛,想着如何把3G夢想實現之際,模範市場研究社在會議中進行網上調查結果顯示,原來用戶認為,合理價格,才是3G成功的關鍵,比有甚麼「撒手鐧」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