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br>矽谷樓價居高不下

矽谷手記:
矽谷樓價居高不下

美國經濟不景氣已持續了一年多,高科技行業所受的打擊尤甚,可是矽谷的樓價依然未有大幅度下調。曾經聽人說過,十年前的大衰退,樓價過了差不多三年才出現大幅調整,隨後方見到真正的復甦,唉!那豈不是還要等多一年才會見到復甦?無論如何,矽谷的樓價依然高企卻是不爭的事實。
四、五年前矽谷掀起買屋熱時,有錢亦未必可以買到屋。新屋放盤時,人們先要排數日隊輪候登記,然後又要攪珠,抽中的才可以買屋。買二手摟亦不比新樓容易,買家輪流出價搶購的情況非常普遍,聞說在全盛時期,新樓推出時已即時有人將叫價提高。雖然矽谷地產市道已今非昔比,排隊買屋盛況已不復睹,但屋價仍然高企。有報道稱,矽谷豪宅價格之高,依然在全美居首,平均價為二百萬美元。而一般三房一廳的洋房,動輒都要四、五十萬美元,有些還高達七、八十萬美元呢!

供樓負擔有方程式
究竟矽谷人怎樣負擔這樣昂貴的屋價呢?原來美國有一個估量貸款負擔的計算方法,首先是以除稅前的入息乘以28%,扣除地稅、房屋保險後,再除十二,便是每月所能負擔的供屋費用,再核對按揭表,便可找到最高貸款數目。以矽谷一個典型小康之家為例,假設其中一位任職高科技行業,每年收入大概是十二萬美元。以平均貸款利率七厘、分三十年攤還計算,最高貸款額便是四十萬美元左右,每月供款額大概是二千八百美元。買屋通常要付一至兩成屋價作首期,即使有十萬美元積蓄,最多亦只能買到約五十萬美元的房子,這也是一般矽谷洋房的價格。

股證貶值要補差價
因此,相信有待息口脫離目前的低水平,矽谷樓價才會出現調整。另外,十萬美元的儲蓄也不是一般矽谷人能輕易儲到。當年科技股炙手可熱的時候,公司的認股證原來也可以作為銀行按揭的扺押,不過,這兩年各公司的股價不斷下滑,以認股證作抵押的業主亦因此遭殃,聞說若不能填補股價貶值的差價,有些人被迫要賣樓呢!
由於樓價昂貴,矽谷近年亦愈來愈多非獨立式單位(condo,townhouse)出售,非獨立式房子的售價大概是介乎二十至四十多萬美元之間,美國人習慣享有私人的空間,這些非獨立式單位可能在矽谷會有市場也說未定。
香港人習慣了昂貴的樓價,可能對這些數目不會有太大反應,但對於美國其他地方的人來說,矽谷的租金及樓價確是非常駭人,用五十萬美元在那裏已經可以買到不錯的豪宅呢!
魯笨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