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世界各族都有女將女俠故事,古希臘神話就有亞馬遜族女戰士,可能是母系氏族遺傳,後來法國的聖女貞德是真人真事。
中國的女將女俠,當然多屬傳說誇張,花木蘭和穆桂英未必真有其人,中國歷史上絕少女人打仗。但中國女性聰明能幹,刻苦耐勞,就肯定屬實,特別在國難家危時,往往要靠女性負起重任。
有需要指出,女俠傳統在中國是優點,然而也經常對比出中國男性文弱的缺點。中國很早便注重文治,創出世界最文明制度,不過重文輕武,有才華男子紛紛死讀書,去應考做官,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就使中國積弱,常被異族侵凌。明清時代的小說便常寫書生遇險,靠女俠打救。《聊齋》的俠女、《兒女英雄傳》的十三妹都這樣,男人弱得不像樣。
今日中國體育,也主要靠女子選手在世界揚威,男將不大爭氣,陰盛陽衰。
數十年前包括港片在內的華人電影,多數以女星為主,除了黃飛鴻,出色男俠很少。因此當年張徹掀起陽剛旗幟,形成男性武俠湧現,大舉扭轉華人電影陰氣太重的局面,非常重要,促成港片大展拳腳,揚威國際。
當然,偏重女俠或獨尊男俠都不平衡,最好是男女均等,各擅勝場,這才做到陰陽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