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一向被女士視為養顏美容的聖品。而近年的燕窩店愈開愈多,更有即食燕窩的出現,可見需求很大。燕窩只是由燕子口水造成的東西,究竟它有甚麼魔力和功效,令到它自古便可成為宮廷的養生食品,連乾隆和慈禧太后也是它的捧場客?
記者:謝翠玲 攝影:陳盛臣、陳智良
燕窩拍攝及資料提供:樓上燕窩莊(查詢:27702121)
地址:九龍灣宏開道16號德福大廈21字樓
燕盞是來自金絲燕的津液。形狀為湯匙狀,是最完整的燕窩,品質最好,燕窩密度較高而少雜質「發頭」(行內術語,吸水能力的強弱,發頭大即燕窩愈發得多)大,營養價值最高,故價錢最高。而根據燕子不同時間的食物,便形成了白、黃和紅三種顏色的燕窩,簡介如下:
血燕的紅色是燕子進食的食物中的礦物質造成的,血燕營養最高,而產量較少,故較矜貴。產前產後的孕婦進食作調理最有益。而血燕因為有較多礦物質,所以口感較爽。(浸12小時,燉2個半小時)
燕球和燕餅其實都是來自毛燕,燕窩由津液摻雜羽毛而成,揀淨後壓模製成不同形狀,分為黃色和白色。純度比燕盞稍遜,但發頭也相當好。(浸6小時,燉1個半小時)
白燕盞四季都有,發頭最大,入口最腍滑,味道有蛋白的清香,最受香港人喜愛。白燕盞的天然顏色為象牙色,若是太雪白的燕窩可能經過漂白,外形漂亮但營養價值大大減低。(浸4小時,燉45分鐘)
黃燕盞的價錢則在白燕盞和血燕盞中間,顏色為米黃,而非真的是全黃色。其口感則滑中帶爽。集合了白和血燕盞的特點。(浸4小時,燉1小時)
燕碎($185/両)
燕絲和燕碎多來自草燕,由燕子的津液和細草組成,是打碎燕巢後揀出,所以雜質較多,營養價值較低。雖然發頭小,要浸洗較久,但價錢便宜,也有其捧場客。(燕絲浸4小時,燉40分鐘)
一為形狀完整;二為色澤天然及少雜質;三為密度高,才會發頭大;四為味道自然,燕窩味道略腥,帶蛋白味;最後要留意乾濕度,除了說明是濕貨的燕窩,平常的都是乾爽才佳,可保存較久。但如果食用量較快和大,可選擇濕燕窩,價錢比乾的可平數千元。最後要選有信譽的店舖才選購,不要盲目貪平。
燕窩的歷史悠久,但一般說法是不過於唐朝。唐朝武則天皇后時,已有所謂「假燕菜」(用白蘿蔔絲充燕窩)而燕窩經各朝仍是宮廷官府的名貴珍品,皇家更視為必備食物。據清宮老檔,乾隆幾次下江南,每日清晨,御膳之前,必空腹吃冰糖燕窩粥。而慈禧太后每朝御膳,都少不了燕窩菜。以光緒十年十月七日慈禧早膳為例,一桌三十多樣食物,燕窩菜就有七樣。可見燕窩的補益功效一直為人重視。
據《杏林史話--燕窩考》,燕窩含促進表皮細胞分裂的因子,具刺激人體組織生長,細胞再生及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目前燕窩以印尼出產的最多,現時香港的燕窩約有八成來自此地。當地出口的燕窩較腍滑,很合香港人口味。其次的為泰國,燕窩中的雜質較多,浸發時間較長,但發頭也不俗。而燕餅則來自馬來西亞為主。而越南的燕窩產量最少,所以價值也較高。
先把乾身的燕窩浸透,其間換水一至兩次,時間按不同種類而定。把燕窩放在隔網上除去雜質再清洗,把燕窩撕開。清洗燕窩的水不要用,因帶有沙塵和雜質。然後把燕窩放入熱滾水中,置於燉盅,燉鍋注入熱滾水,以慢火燉。到最後才可加鹽或糖調味,便不會把燕窩的養分分解。
用燕窩作鹹食時,要留意燕窩不可以猛火和長時間烹煮,不然燕窩營養會流失。而燕窩在加了鹽調味後,會很快出水,故要以篩把水隔去。
燕窩示範:美麗華酒店燕窩自助晚餐黃伯權師傅
地址:尖沙嘴彌敦道118-130號美麗華酒店(23155199)
燕窩雖說單吃已有滋潤功效,但如果不時轉轉花款來做不同口味的菜式當然更佳。今次美麗華酒店的黃伯權師傅便示範了一中一西的燕窩食譜。
燕窩已夠滋補,再加上雙皮奶,是雙重滋潤,愛美的女士最喜愛的美顏護膚效果集一身。而且味道帶椰香清甜,大家可試試。
先將1両乾燕窩浸發。鮮奶及蛋白各1杯、椰青水及糖水各半杯拌勻。椰皇5個切開頂,放蒸籠內蒸十分鐘,倒去多餘水份。加入蛋白料及少許已浸發燕窩,蓋上蒸籠蓋,水滾後轉中火,燉25分鐘至凝固,放上冰糖燉燕窩(把已浸發燕窩加1両冰糖和水2杯,燉45分鐘至腍身)鋪面。
蟹肉和雞湯的鮮甜味道全被燕窩吸收,跟平日用一般的雞燉湯連燕窩同吃是另一番的味道。而燕窩已溶入湯中,所以清湯不要浪費。
乾燕窩t両浸發後加水過面,水滾後把燉盅放入,中火燉45分鐘至1小時,成原味燕窩。甘笋、洋葱和洋蒜各20克切幼條,以橄欖油炒透爆香。阿拉斯加蟹腳1磅先汆水,加入鑊中同煎。灒30毫升白酒至鑊中,加入黑椒作調味。注入雞上湯500毫升及已燉好的原味燕窩至煮滾。最後加入作裝飾用的青瓜和甘笋片略炒即熄火。上碟。撒上金箔即可。
燕窩加鹽鹹食可有補益腎臟功效,特別適合糖尿病人。而加冰糖的甜食方法則較平和,有調補作用。原來熱底或寒底的人也可根據體質屬性而食用燕窩。熱底的人較適合凍食燕窩,有靜止收斂的特點;而寒涼的人則適合熱食燕窩,其特點是活躍、流動、開放。
據說每天吃兩匙燕窩,長期食用,對身體滋補最有功效。
但效果則因個人對燕窩營養吸收而異,沒有一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