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語:善用期指對沖風險

投資新語:善用期指對沖風險

上周筆者說過投資者可以利用現貨指數及指數期貨來進行套戥,以賺取無風險或低風險的盈利,其實指數期貨除了可以用作套戥工具外,亦是長線投資者用作進行對沖風險的主要工具之一。由於指數期貨合約是從現貨指數中衍生出來,所以指數期貨與現貨指數的價格走勢會極為相似,投資者可以藉沽出或購入與原來現貨持倉相反的期指合約,來抵銷因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槓桿效應成本較低
例如某投資者在上周四以收市價11119點,持有一個與恒指成份股完全相同的投資組合作長線投資,假如他擔心本周一恒指會回落的話,他可以當日同時在期指市場沽出一份與他所持有股票組合價值相等的期指合約,假設合約價格為11100點,若在本周一恒指果真下跌至10800點,他會在現貨組合中出現319點的虧損,不過由於在11120點沽出期指合約,會帶來300點盈利,因此兩個持倉之間只出現19點的輕微虧損。雖然進行對沖活動到最後仍然要出現虧損,但相對於原來下跌319點,這只是一個極小的數目。
其實,期貨市場在某一程度上對於現貨的發展非常重要,由於買賣期貨合約是以槓桿形式來進行,加上交易成本較現貨市場為低,所以有部份投資可能直接利用期貨合約充當現貨的角色,只要現貨之走勢與其原來所預期相同,便可以賺取當中因現貨指數上升所帶來的盈利。所有期貨合約在某程度上是可以用作預測大市走勢的工具。
至於期貨合約之走勢,能否完全反映出現貨走勢,則會視乎幾個因素,其中首要是其流通性要較高;另外,市場上必須存在有效的機制以確保交易雙方在到期日履行合約,避免因投資者失責所帶來的風險;最後是市場上的交易機制有否提供套戥的機會,例如以電腦系統代替人手落盤,這都是有助現貨與期貨的價格走勢一致。正因香港的指數期貨市場存有以上因素,才可以令到香港的期貨市場充滿機會。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