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世界盃已經舉行了過半數賽事,主辦國之一的南韓亦取得小組冠軍晉身十六強,當全國被熾熱的球賽氣氛籠罩着,部份大型機構如電訊公司、電視生產商等受惠大賽帶來的商機,大發世盃財;但其他行業如旅遊、電影等竟成為世盃的「犧牲品」,生意額竟比以前下跌五成。
最受惠的行業首推南韓電訊公司,在今屆世界盃推出「球員打氣熱線」而發大財,流動電話用戶透過熱線為喜愛球星留下口訊,單是世界盃期間這項服務已為KTF及SK兩大電訊公司帶來四百八十萬港元營業額。
其次,南韓人無酒不歡,國家隊每次比賽,南韓球迷由開賽前三小時至比賽後皆喝酒狂歡,平均每名嗜酒球迷單是一日喝酒的費用便高達到一千港元,獲利的當然是以直播球賽招徠的酒吧。
南韓科技日新月異,著名電視生產商如三星、LG等均推出高質素的超薄平面大電視,平均價約四萬港元,全國一個月內就售出超過五萬部。
南韓正版「紅魔」打氣T-shirt全國發售三十萬件瞬即售罄,但國家隊愈戰愈勇,南韓男女老幼紛紛加入「紅魔」行列,街邊小販紛紛翻版「紅魔戰衣」,每件售四十港元,至今全南韓已有五百萬人擁有。
有人快活有人愁,世界盃期間,南韓市民多留在國內觀戰沒出國旅遊,令旅行社本月份的生意額較上月暴跌近六成,部份旅行社更寧願此段期間關門,讓員工放大假觀看世界盃。
其它受負面影響的是電影業,因比賽時段與播放電影相撞,令影院的生意額較五月份下降五成;還有航空業及油站,航空公司猶幸有一批外國到訪球迷「幫補」大量流失的生意額,下降只有兩成。
最無辜的是因南韓政府實施在比賽期間實施交通管制,令比賽日的汽車流量減少一倍,油站生意亦有下降迹象。
本報記者梁國威、李勇明南韓漢城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