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讀者詢問:「我常在中文片中看到女俠的角色,但在西片就很少見到,請問這是甚麼原因呢?」
中國歷來的民間故事、戲劇和電影,特別多女俠女將,早已有很多人談論過,我寫影評也寫過很多次。西方對中國女俠傳統亦深感興趣,三十年前胡金銓武俠片《俠女》已令歐洲影評人驚歎。近年迪士尼首次以中國故事拍卡通,亦選擇女將《花木蘭》。李安《臥虎藏龍》的女俠楊紫瓊、章子怡更令美國觀眾大開眼界。
為甚麼中國女俠傳統深厚?原因太複雜了,總之,古代中國不像很多人想像那樣完全歧視女性,很注重「陰陽」互補,太極拳亦是以柔制剛。就連同屬東亞的日本,似乎很大男人,但也以柔道為國粹,並非一味剛猛。
女俠女將傳統,被過去半世紀的香港電影發揮得最豐富多采,從古裝的花木蘭、穆桂英、楊家十二女英豪,到時裝的黑玫瑰、女殺手、皇家師姐、東方三女俠等不斷大展身手,都矯健優美,有勇有謀又有情義,確是西片少見。
不過,時下港片崇洋,少了女俠,反而西片提高女權,接收了港片的女俠傳統。所以,現在西片新女俠已經多過中文片,像美國的《神探俏嬌娃》和《盜墓者羅拉》,歐洲的《生化危機之變種生還者》,那些女俠都好打,又有女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