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咖啡起源的傳說各式各樣,有說咖啡樹是在埃塞俄比亞的卡發省(KAFFA)被發現的。後來,一批批的奴隸從非洲被販賣到也門和阿拉伯半島,咖啡也被帶到沿途的地區。根據有關咖啡發展的資料,也門在15世紀或更早已開始種植咖啡。首間稱作「卡文卡恩」的咖啡屋在麥加開設,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咖啡屋這門生意。
當時的阿拉伯,其實限制咖啡樹和種子出口,雖然阿拉伯有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港口城市摩卡,但卻成為種子出口的障礙,直至1616年才被荷蘭人成功將成活的咖啡樹和種子偷運到本土,開始在溫室培植。後來,荷蘭人在對外殖民的過程中,將咖啡傳播開來。荷蘭的殖民地一度成為歐洲咖啡的主要供應地。
至於有關咖啡傳入中國的資料,有海外專欄作者引述史料記載,早於1884年,咖啡在台灣首次種植成功;大陸地區最早要到20世紀初,一個法國傳教士將第一批咖啡苗帶到雲南的賓川縣種植。但在近百年裏,咖啡始終未能在中國普及發展。
近年隨着麥斯威爾、雀巢、哥倫比亞等國際咖啡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分公司或工廠,為中國市場提供品種更優、價格更優的產品。漸漸令咖啡成為中國人家庭和生活的一部份,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咖啡館更急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