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在親政府政黨聯手下,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三千七百多萬撥款,開設十四個問責官員以及特首辦主任職位,為特首於七月一日落實問責制闖過了第一關。 記者:莫劍弦
民主派在財委會攔截問責制失敗後,他們將會在下周立會辯論問責制決議案中,再提出修訂政府三司十一局方案,包括楊森在內的民主黨三位成員,昨日召開記者會,交代他們想出兩項新決議案及五項修訂。張文光指出,民主黨修訂會將目前十一局削減到九個局,將政制及公務員事務局權力轉移到政務司司長手中,並重組運輸、教育、工務等局的權力。
由於除了民主黨外,前綫何秀蘭及民協馮檢基仍將環保及勞工獨立修訂要表決(見表),有議員預計到時將會是另一場馬拉松式辯論,而立法會也預留兩日進行辯論。
立法會財委會昨日就政府提出為「三司十一局」加設新職位,以及薪酬撥款進行討論。由於有關申請較早前已成功通過人事編制委員會,反對問責制的民主派議員也知大局已定,但仍不放過任何質詢政府機會。
前綫劉慧卿批評政府遲遲不肯向議員提交問責官員架構圖,並要求政府要盡快向立會提交架構檢討。街工議員梁耀忠指政府自信有足夠支持票,所以可以強行通過撥款,他為此決定離場抗議,而民主黨議員涂謹申也揶揄一直表示反對政府將環保和工務合併的民建聯議員蔡素玉是「變色龍」,一邊說反對,但另一邊又說支持政府,獨立議員黃宏發更表示寧願花萬多兩萬元改機票,也要留下來投反對票。
政制事務局長孫明揚則表示,問責制推行後,政策局會在一年內檢討局署職能和人手安排,研究是否可以精簡人手,後來孫明揚又補充,若有需要的話,部份問責局可以提早半年交報告,公務員事務局長王永平也說,如公務員減薪得到落實,問責官員的薪酬會跟隨下調百分之四點四二,最後財會以三十五票贊成,十七票反對通過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