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公用發展(747)復牌後,公布出售自來水業務權益,並專注於物業發展項目及教育項目,市場未能接受,股價挫落。
出售水業權益作價9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帳面值的8.33億元為高,而於今年4月專業估值則為7.62億元。
目前瀋陽水業依靠自有井抽取原水,佔原水消耗量73%,其餘向自來水總公司購買原水,現時抽取地下水不必付出代價,但已獲通知,抽取非保護區每立方米原水支付20分,抽取保護區原水則付40分,而自來水總公司的原水價格將由30分增至65分,為此,日後每年生產成本將增加1.41億元。
瀋陽水業所產生的淨化水,供應予自來水總公司,然後供應予用戶,但增加的成本不能轉嫁予自來水公司。根據淨化水供應協議,自來水總公司承諾每年向瀋陽水業購買不少於5.475億立方米,為期30年(2000年起),最低購水量不得予以調整,由於東北地區嚴重旱災,政府收緊用水政策,以致用水量減少,自來水總公司2000年的購水量為4.95億立方米,2001年只有4.56億立方米。
瀋陽水業2000年的稅前盈利3.15億元,2001年降至2.03億元,後者包括自來水總公司呆壞帳撥備1.3億元。
上述各項因素,促成出售原因,但瀋陽公用由政府控制,買家也是政府機構,看來為免瀋陽公用業績滑落而作出的安排。
出售水業後,業務為物業、熱電(22.5%)及科技(11.1%),貢獻大減,已計劃動用5.9億元發展物業,將以1.2億元收購土地1200畝,發展物業及小學及中學,將於05年完成。這項發展無詳細數據,未能估計收益,但不論如何,瀋陽公用已轉型為物業股。
瀋陽公用每股資產1.6元,股價雖跌至1.38港元,股價較資產折讓不過8.6%,國內物業股的折讓通常較大,均在30%以上,股價雖已急跌,也不宜貪平。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