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有赤子之心

張學良有赤子之心

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布「少帥」張學良口述回憶錄之際,哥大教授唐德剛也公布了當年邀張學良合作的過程,他推崇張學良無論在顯赫的早年還是恬淡的晚年都有顆「赤子之心」。
一九九○年一月至五月,唐德剛應張學良之邀到台北為他記錄口述歷史,其間錄下十一盒錄音帶,後因國民黨干預而中斷。唐德剛因此建議張學良,「言猶未盡部份可同哥大中國口述歷史部合作,錄音內容百年後(逝世後)公開發表」。

顯赫人生變恬淡
張學良接納唐德剛建議,於翌年訪美時開始到哥大口述歷史,由蘇張之丙、張之宇姐妹為他記錄。唐德剛強調:「搞口述歷史,看起來容易,搞好卻很難。嚴格地說,搞口述歷史的人,要對訪問對象的歷史背景比他自己還要清楚,這才能搞得好,才能搞得成功。」
對張學良有深入了解的唐德剛如此評價張:「他早年的顯赫和晚年的恬淡都出自一個『因』,這個『因』便是他個性上有個『赤子之心』,這顆赤子之心經過反彈,化為行動,是可以翻天覆地的,這既是他當年道德上的長處,也是他事業上的短處。」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