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豐控股(005)執行董事(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簡稱CIBM)葛霖在港表示,新成立的環球部門CIBM是一項革新發展,滙豐為配合有關發展,於未來3至5年內會增加投資及擴充人手。滙豐集團總經理(亞太投資銀行、財資及資本市場)歐智華預期,未來5年區內財資、資本市場及投資銀行業務,將按需要增聘100至150名員工。
另外,滙豐位於上海的後勤服務中心昨日全面啟用,該集團估計該中心至年底的員工總數,將由目前逾200人增至550人。上海是滙豐繼廣州後,在內地設立的第2個集團化後勤中心。
新CIBM架構下投資銀行已併入滙豐集團的單一品牌內,被問及滙豐會否致力透過收購投資銀行,加強在企業財務、證券業務的競爭力,葛霖指出,藉收購壯大,從來不是該集團最主要策略,滙豐也無意收購紐約的投資銀行,未來增長主要靠業務擴展,並利用整合後的架構,發揮集團優勢,如在歐亞市場的外滙、債務及衍生工具等核心項目。
去年度CIBM對滙控純利貢獻比率達40%(稅前利潤計約40億美元),對於該比率是否未來發展指標,他不願評論或披露具體增長數字,只強調成立CIBM,是為了達成99年訂下在未來5年倍增股東回報的目標。
較早前滙豐英國的投資銀行部,共有約60名證券分析員離職。葛霖說,流失數字只佔整體投資銀行員工低於2%。他說,滙豐架構改組,不是為了晉身成為高盛、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大行,與這些美資行爭奪涉及美國公司的併購或企業財務等交易,是不智的選擇,但滙豐在其他領域如亞太區及大中華的企業財務上,具有可與美資行匹敵的優勢,滙豐正尋求在國內業務參與更多。
歐智華補充,該集團在法國、德國協助不少國營企業私有化,有關經驗可借用在內地發展上。歐智華、工商及金融機構業務主管羅伯恩,將會是亞太區CIBM的聯席主管(co-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