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犯險做法不值鼓勵

以身犯險做法不值鼓勵

兩位協助警方破販毒案的少女雖獲得好市民獎,但社工和學校訓導老師均認為,其做法存在一定危險性,市民不宜仿效。
剛卸任荃灣滅罪委員會的社工、香港政策透視主席邵家臻形容,兩位妙齡少女的處理方式「好唔平凡、好偵探式」,但也把自己放在不利位置,不十分安全。
「呢啲好市民,同我哋以前見嗰啲好市民好唔同,以前嘅好市民係見義勇為,幫警察拉犯罪分子,但主要都係警察拉;佢(兩少女)就調轉頭,好似布咗個局咁,等警方嚟支援。」

遇同類情況應報警
對於兩名少女的做法,他認為有一定危險,容易被對方揭破,也可能被視為挑釁。
他希望兩位少女在取得好市民獎後,不要再以身犯險,將來若遇同類情況,毋須直接與毒販對話,而可以在安全情況下跟住佢,再通知警方。
本身是資深訓導老師的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亦認為,兩位少女「有熱心,唔夠冷靜」,其做法有危險性,不應直接接觸罪犯,「你唔知佢係乜嘢人,如果警察嚟嗰時,佢挾持你做人質咁點算!」
他表示,若遇到類似情況,應該即時報警;如果犯罪分子離開現場,而沿途又安全的話,也可以遠遠的「跟一跟」,並與警方聯絡,但最重要仍是顧及自己安全,「為咗打擊罪行,如果自己變咗犧牲品就唔值得。」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兼中央滅罪委員會委員涂謹申則表示,由於事發地點在餐廳內,有其他人在場,即使毒販識破少女之目的,但也未必猖獗至傷害少女,所以其做法較邊緣,適當與否需視乎當時情況而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