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規劃當局計劃在廣州市建設七十五個城市廣場,以改善現時廣州的城市廣場零星、不成體系、功能混亂的狀況,並且會加強城市綠化工作,達到出門半公里即有公園或街頭綠地的目標。
廣州市規劃局指出,廣場是一個城市的客廳,是城市重要的開敞空間,但廣州市目前的城市廣場建設遠遠跟不上城市發展速度。當局最新的《廣州市城市廣場體系規劃研究》建議,將通過把珠江、傳統城市中軸線(雲台花園──人民廣場──海珠廣場)、城市新中軸線(東站廣場──珠江新城中心廣場──海心沙廣場──赤港塔廣場)、環市路(火車站站前廣場──花園酒店商業廣場──體育中心)、中山路(陳家祠廣場──人民廣場──英雄廣場──東山口商業廣場)、先烈路(黃花崗廣場──動物園──十九路軍紀念廣場)等道路景觀帶聯繫起來,構建六大廣場群,並會明確各個廣場的功能(見表)。
此外,《廣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也編製完成,目標是力爭實現「公園棋布」,按服務半徑五百米至八百米規劃布局城市公共綠地,包括公園和四百平方米以上的街頭綠地。
按照該綠地規劃,廣州市的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會由前年的七點八七平方米,增至二○○五年的十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