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個內向型的巨大經濟體,它的經濟表現主要受內部消費、內部需求等因素所影響,滙價的強弱所起的作用不大。
愈來愈多迹象顯示,美國吸納外國資金的能力正在轉弱,國際投資者對美國資產市場的興趣比前幾年遜色得多;只要這樣的情況不逆轉,美元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轉弱,這雖然會為全球經濟情況帶來不明朗因素,但基本上不會損害美國經濟,對香港經濟來說更是個好消息,因為美元轉弱意味港元轉弱,香港貨品及服務的競爭力將會因此而提升,而困擾香港多年的通縮情況也將得到紓緩。
正如有不少經濟學者指出,美國每天要吸納十二億美元的外來投資,才可平衡它嚴重的貿易赤字,從而維持美元的滙價。可現在美國股票市場顯然已失去過往高增長的吸引力,經濟增長也比原先估計來的溫和,再加上美國大型企業不斷傳出醜聞,令海外投資者的信心有所動搖;故此他們放慢投資美國的步伐是正常不過的事。
而當海外投資者放慢到美國的投資時,美國的外貿赤字便無法抵銷,美元因此而逐步轉弱,兌歐元及日圓不斷創出年來新低實在是無法避免的。
可以預計,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美國資產市場的吸引力仍難以恢復,美元滙價因而將繼續輾轉向下。
但是美元轉弱並不意味美國經濟將大受打擊,更不意味美國經濟基調轉壞。應該看到,美國是個內向型的巨大經濟體,它的經濟表現主要受內部消費、內部需求等因素所影響,滙價的強弱所起的作用不大,因此即使美元繼續轉弱也不至拖累美國經濟向下。
事實上,九十年代中期美元滙價便曾屢創歷史性低位,兌日圓更曾跌至一美元兌八十日圓的水平,比現時的滙價還要低三分一,可美國經濟在九五、九六年間依然有可觀增長,國內消費、投資保持強勁;由此可見美元滙價轉弱對美國經濟影響不大。
但對香港來說,美元轉弱卻顯然是個利好的訊息;因為香港從來是個外向型經濟,再加上港元跟美元掛鈎,美元轉弱意味港元轉弱,這對提升香港產品、服務出口競爭力肯定有重大幫助;此外,由於港元轉弱,入口貨價將會上升,令通縮的壓力得以紓緩;而港元資產也將因港元轉弱而變得便宜,從而吸引外資流入本地資產市場。
因此,美元的弱勢若能持續下去,香港的復甦步伐不僅不會受阻,反而會進一步加快。
(圖)如果美元弱勢持續,香港的復甦步伐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