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入不敷支 束手無策

國際視野:入不敷支 束手無策

正當日本經濟及財政政策委員會發表中期經濟改革草案,建議下個財政年度將個人及公司稅率降低,藉以刺激消費及投資之際,首相小泉純一郎的高級顧問之一(兼稅制調查會會長)石弘光(HiromitsuIshi)卻向外界表示,假若不擴闊稅基或設法增加稅收,日本可能會在10年內破產,並於昨日會晤小泉商討稅務問題及提交計劃書。

日稅收大幅下降
事實上,近12年日本稅收數額一直在下降中,1990年財政年度稅務收入共60萬億日圓(約3.7萬億港元),今年財政年度預計僅能錄得46.8萬億日圓(約2.9萬億港元),跌幅超過20%。但期間政府開支卻由90年的69萬億日圓上升至81萬億日圓,升幅約17.4%。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若再持續,日本不無破產之虞,難怪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早前將日債評級調低兩級。
日本稅收下降的主要原因,除經濟不景,公司盈利倒退甚或虧損、個人收入減少甚至失業之外,消費萎縮、資產價格下跌亦是稅收來源減少的重要因素。為振興經濟及支付公共開支,政府舉債已高達GDP的140%,再舉債的空間有限,然隨着人口老化,政府在社會福利負擔上必然有所增加,加上過去十多年出生率卻錄得下降,勞動力減少,表示交稅人士減少,稅收又何來上升之理?
日本央行剛調高(連續4個月)經濟評估,反映經濟漸露曙光,若在此時加稅,豈不扼殺經濟復甦之機會?何況受自民黨支配的經濟及財政政策委員會唱反調,小泉在民望日降的情況下,又豈敢造次?不過小泉政府若未能盡快將「缺口」收窄,長此下去前景堪虞,小泉疾呼「沒有痛苦便沒有收穫」(nopain,nogain),究竟是政府的痛苦抑或人民的痛苦行先?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