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智慧:跌市與盈富機制

投資智慧:跌市與盈富機制

香港政府手上持有的港股,尚有二百多億可以出售,其中已扣除了長線持有的股份,其餘股票會繼續以盈富基金(2800)的形式發售。在911事件之後,原本每季發售120億盈富基金的金額大幅降低,今年第3季發售的金額在執筆時尚未公布,但相信不會調升至911事件前的水平。如果再每季推120億盈富,兩季就會把政府手上的官股賣完,由於港府一早已回本,現在能賣多少就是淨賺多少,為了大市穩定,相信港府不需要急售盈富。
但有一個奇怪現象,就是每逢政府推售盈富,市況都會偏軟,傳媒都會宣稱因為盈富發售機制有漏洞,讓大戶有機會套戥獲利,亦有很多分析員人云亦云,但事實是否這樣?
舉凡要套戥,必須平買貴賣,上述的例子,一買一賣的物品就是恒指期貨及盈富基金,兩種物品都是恒生指數的衍生工具,它們的價格升跌,都與恒指升跌有關。
要判別是否可以做套戥,便要知道哪種物品較貴、哪種物品較便宜。先說恒指與期指的關係,期指可以高水及低水,一般情況下,期指的高低水不會太嚴重,因為只要期指價格偏離恒指太遠,套戥便會出現。至於盈富與恒指關係又如何?答案是盈富通常會出現高水。因為盈富每年才派息兩次,派息之前價格是包含股息的,所以時常出現高水(高水的份額實是股息)。綜合以上經驗,盈富比對期指應該會是高水的多,根據套戥原則,應該是沽盈富買期指才是,為何傳媒把跌市推在發售盈富之上?下次再談。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