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世界盃決賽周三仗換來九隻光蛋及一面紅牌後,國足及中國人或許明白打入最後三十二強,並不代表中國足球水平已進入世界主流;反而更發覺到與兩支東亞強隊日本及南韓的實力差距,進一步被拉開。以下是對中國於今屆大賽各方面的總結。
決賽周三仗共失九球,未能取得一個入球,加上一張紅牌,反映中國球員仍未達世界盃的競爭水平,球員體能與其他隊伍有很大分野,尤以首仗對哥斯達黎加鬥至中段,國足球員體力下降,導致集中力不足而失球。
慘敗給巴西比賽後,尾仗對土耳其亦無法控制比賽節奏,被動下再次敗陣。連同決賽周前的三場熱身賽,中國連續六場未入一球,原因是缺乏創造性中場球員,側擊成唯一進攻模式,踢法單調令對方容易防守。唯一驚喜是肇俊哲及曲波兩新秀表現有體能及速度,是國足改革的重要「資產」。
米路天奴域連續五屆領球隊晉身世界盃十六強神話,隨着中國三敗而告終,但米路在調兵遣將似乎出了問題;對哥斯達黎加,米路以李霄鵬代替祁宏任進攻中場,右後衞孫繼海移前作右中場,而孫的位置則由後備徐雲龍頂替。
米路棄國足在十強賽最強陣容,三位置改變,結果慘吞實力接近的哥斯達黎加雙蛋;次仗對巴西,范志毅、孫繼海無法上陣,米路以新秀杜威而棄經驗較豐富後衞張恩華,結果被巴西「3R」大勝四比○。
對土耳其國足卻繼續用杜威拍李瑋峰、前鋒郝海東拍楊晨這個「有前冇後」陣式,結果開賽十分鐘內連失兩球,下半場換入新秀邵佳一更做了中國首位「紅牌阿姑」。
數萬名中國球迷今次乘興而來、敗興而回;國足表現差強人意,其次他們大多以較昂貴團費參加旅行團,但最後卻因世界盃門票滯銷而大降價,比臨場購得平價票的球迷來說,國內球迷可要「慘蝕」。
其次,部份十強賽後被捧上天的國足球員,對千里迢迢前來打氣的國內球迷態度不佳;如日前一名深圳球迷向本報投訴,在索取簽名時竟遭以范志毅為首的國足們狠狠拒絕,這名球迷更發誓從此不再支持有范志毅在陣的國足隊。
自十強賽中國取得世盃入場券後,報道國足新聞即成為國內最賺錢工具,國內傳媒為銷路,在採訪國足新聞時多會以嘩眾取寵方式。
自上月二十五日國足抵濟州集訓後,甚麼范志毅與郝海東大打出手、米路急性肺炎、沈祥福接掌帥印等傳言滿天飛。國足新聞官董華要數度公開澄清,教練沈祥福及范志毅亦先後炮轟國內傳媒,令國足這次參賽留下「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