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求速度、講求寸土必爭的現代足球賽事中,球員速度不如人不是注定處於被動嗎?
隨着中國隊昨天以○比三敗給土耳其隊後,中國隊在本屆世界盃的旅程終於結束了。三場比賽下來中國隊一分也拿不到,並且吞了九隻光蛋,連一個入球也拿不到;這樣的成績僅僅比共吞了十二隻光蛋的沙地阿拉伯好一點。對一心擁護中國隊的球迷及市民來說,中國隊的成績無疑是令人失望的。
但我們認為真正讓人失望的是,中國隊在三場比賽中表現的體能、技術、整體戰術不僅跟世界前列足球強國相距甚遠、不僅跟亞洲足球強國如日本、南韓有一定的距離,甚至比不上像哥斯達黎加這樣的足球小國。也就是說,中國足球隊雖然歷史性的打進了世界盃決賽周,但實際上它的足球水平並沒有大幅提高,更沒有拉近跟足球強國的距離,若果未來幾年中國隊在體能、技術、戰術上沒有明顯改善的話,它不但難以在世界盃決賽周取得零的突破,甚至要再打進決賽周也不容易,因為到時候它必須跟日本、南韓等一起角逐決賽周的席位。
就以體能為例,只要看過中國隊球員的表現,都很容易發現中國隊球員在速度、爆炸力普遍的處於下風,譬如在跟巴西比賽時,中國隊球員即使跟巴西球員同時起步追趕皮球,很快穿黃色球衣的巴西球員便會超前及搶得控球權。在講求速度、講求寸土必爭的現代足球賽事中,球員速度不如人不是注定處於被動嗎?除了欠缺速度及爆炸力外,中國隊球員的身體柔軟度、肌肉的靈活度也明顯不足,以致無法把握突然而來的入球機會。中國隊在三場賽事中都無法取得入球,跟體能欠佳實在有莫大關係。應該看到,球員有良好的體能可說是最基本的要求,是任何球隊的基本功,當中國隊在基本功都沒有做好時,怎能奢望能在世界盃殺出重圍呢?
至於球員的技術及球隊的戰術運用雖然比幾年前有了一些進步,但整體戰的意識及默契依然薄弱,特別是後防線互相補漏、互相包抄的意識不足,於是便為對方製造大量入球的機會,昨天對土耳其上半場所失的兩球都是這種錯漏的結果。
我們希望,經過今次世界盃決賽周的考驗後,中國隊的管理層能好好吸取經驗及教訓,特別是針對基本功、基本體能訓練方面要多下功夫,促使中國隊球員能至少在體能像南韓、日本球員那樣趕上世界水平;要不是這樣,中國隊即使能成功在下屆再打入世界盃決賽周,也難免再次成為「三零部隊」。
(圖)中國足球的水平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