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首次踢世界盃決賽周的三場分組賽中未能取得入球,而一共失了九個球,究竟我們在這次比賽中學習了些甚麼,因而可以透過改善來提高我們的水準,好使日後我們有更好的表現;就看看失球吧,當中出了甚麼岔子?
九個入球中除了對巴西的第一個失球是卡洛斯的罰球射得漂亮外(守門江津如果處理得宜也可以避免的,因為他要待球越過人牆看到來球時才撲救經已太遲了),其餘八個入球均是守衞沒有防守基礎知識的問題,最主要的是在球門前的防守完全未有準備好,反而只是像觀眾般在看球,而不做好預備工作來解危。
一旦球到來時,便應馬上解圍,例如首仗對哥斯達黎加的第二個失球,是從短角球開始,全隊守衞均站着而沒有反應,直到對手射入為止;對巴西的第二及第四球被李華度及朗拿度在門前射入,以及對土耳其的第二個失球,均是從傳中球到門前而完全沒有抵禦下所失的。
其餘的也是守衞的失誤,包括解圍技術、盯人、包抄保護等等,均要作出鍛煉,才可以在日後跟對手抗衡。
英軍無曼聯風格?
讀者風問英格蘭中場為甚麼以曼聯球員為骨幹,卻打不出曼聯可觀又入球多的踢法,反而只懂長傳急攻?
答:不同教練有不同風格,艾歷臣可能要求他們多參與防守工作,而前線和後防又不是曼聯球員,打法未必能配合。
「郭家明信箱」電郵地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