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學者研究結論<br>中國人最早識計數

星學者研究結論
中國人最早識計數

學術界普遍相信我們現時使用的數字系統源於阿拉伯人及印度人。新加坡著名數學家藍麗蓉提出新理論,認為中國人才是現代數學系統的發明人,比阿拉伯及印度人至少早一千年懂得用竹枝表達數字構念。

六十六歲的新加坡國立大學退休數學教授藍麗蓉指出,中國人在公元前四百七十五年已有一至九的數學構念,並懂得加、減、乘、除數。
她指出,當時商人、學者、僧侶及衙門官員都持有這些竹枝,用來放在板上或地上計算,透過將一至五支竹枝放在不同位置,代表九個數字。至於零,這個一直被指由印度人於公元六百年後發明的構念,中國人早在之前已懂得以竹枝與竹枝之間的空位代表。

竹枝計數 絲路流傳
她說:「到了十三世紀,中國人更利用竹枝計算複雜問題,包括有四個代數的方程式。」
剛獲頒數學界最高榮譽歐.梅獎(KennethO.MayMedal)的藍麗蓉,三十年來研究過無數中國古代論述高技術的文獻。她指竹枝系統在公元五至九世紀廣為來回絲綢之路營商或旅遊的外國人認識。

發明算盤 淘汰竹枝
現時已知最早用上現代數字系統的文章,由阿拉伯人於公元八二五年所寫,但中國專論竹枝數字及有關乘除法的《孫子算經》,比他早四百二十五年前已完成。
藍麗蓉比較過兩者的計算法,赫然發現竟然完全一樣,認為「這不可能是巧合」。她指中國人當時最大的錯誤,在於沒有將竹枝系統化為書寫的數字系統,而隨着在十六世紀發明了算盤,竹枝系統逐漸被淘汰。
她說:「很多中國學者沒接觸過非中文文獻,外籍研究員又不懂閱讀中文。我能發現中國人首先發明現代數字系統,全因我是新加坡人,同時懂得這兩個世界。」
新加坡《海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