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署理房屋局局長鍾麗幗昨日首度披露北角邨地皮重建發展的模式,維持作混合發展,但傾向放棄公私營住宅在同一座大廈的構思,並會加入寫字樓、酒店及商場等元素。對於政府的讓步,地產商仍表不滿。嘉華國際(173)主席呂志和直斥混合式發展是「怪胎」、港府獨裁。但業界認為將公私營房屋分開及加入商業發展,可令該項目增值一成。
鍾麗幗昨日在立法會上說,她和部份房委會成員都認為北角邨混合發展模式,應以地段劃分公營及私營房屋,並非將兩者放在同一座樓內。她三度提及北角邨的重建發展,將包括寫字樓、酒店、商場及海濱走廊,有助地皮增值,社區受惠。
另外,北角邨重建因涉及3幅地皮,房委會佔該地總面積73.3%,估計將3幅地皮分開重建,既分散又浪費,較合併重建能容納13座樓減少3座。房委會將就發展組合,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料其最快可於兩年後推出。
她續稱,房委會從未考慮以純私樓模式發展該地皮,因該會01年4月底曾向居民和東區區議會承諾,重建後會在原址保留公屋。此外,政府在1955年批出該地時,地契已列明作公屋發展。
對於政府維持將北角邨作混合發展,呂志和昨出席一酒會時說,發展北角邨最終須有一個真正的目標,混合發展並不可行。他說:「咁多人講說話,佢(政府)要review(檢討)一吓,唔好死牛一邊頸,一個獨裁者社會就唔好。」
另外,地產建設商會主席何鴻燊出席同一場合時指出,混合式發展「行唔通」。太古地產重申,政府應重新考慮北角邨的發展模式,並指混合發展會拖低地價。
不過,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則贊成政府的做法。她指出,既然政府已定了發展計劃,大家應該支持。她又認為,北角邨地皮因位置佳及市區罕有,所以混合式發展不影響地價。恒基地產(012)營業部總經理張炳強表示,北角邨混合發展項目佔地廣,將公營及私營物業分開發展是可行做法,料增加私人發展商的競投意欲。
恒隆(010)發言人表明,主席陳啟宗反對的是公屋私樓混合在同一座物業,但接受公屋私樓分地而建,該集團有意競投該項目。
測量師彭兆基表示,今次北角邨重建的建議包涵較前廣泛,估計可令整個項目增值約一成。今次發展構思就如其同區城市花園當年的發展概念,可形成一個小社區,新增的商業發展元素如酒店、寫字樓及大型購物商場等,可中和住宅部份公私營混合發展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但他認為商業部份不應超過佔整個項目的三成。
此外,立法會規劃、測量及建築界議員劉炳章指出,今次政府就該重建項目帶來較正面訊息,而將公私營房屋分開發展,會增加土地價值。增加商業元素也能造就更多就業機會。
卓先測量師行聯席董事潘子明說,以目前北角區商廈的需求來看,暫無增加供應的必要。他估計,該地皮將發展甲級商廈,每方呎造價可達4000至5000元,而同區樓齡較新的港運城,寫字樓呎價約2000元。
至於酒店項目,業界料將會屬三星級酒店;而同區及毗鄰在未來3年將有837個酒店房間落成(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