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和黃(013)董事總經理霍建寧日前高調反對本港興建連接澳門、珠海的跨境大橋,但本港貨櫃業和廠商則傾向支持。至於是否迫切要興建10號貨櫃碼頭,市場意見分歧。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經營貨櫃業的勝獅貨櫃(716)總裁兼首席行政總裁張松聲、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盧文端、中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恆均贊成興建港澳珠大橋,認為對本港未來經濟發展十分重要,因為現時連接粵港的道路基建網絡集中於東部,廣東西部如中山、大良、珠海、順德一帶交通網仍有待發展,香港未來跟珠江三角洲的關係日趨密切,增加一條西部通道連接兩地,肯定對本港經濟帶來刺激作用,亦可以製造就業機會。
何立基補充說,廣東西部貨物雖可透過水運來港,而且運費較廉,但所需時間較長,不及陸路運輸快捷靈活。物流發展局基建小組召集人董建成早前亦曾表示,支持發展港澳珠大橋。
至於是否需要興建10號貨櫃碼頭,盧文端和張松聲則有保留。身兼榮利集團主席的盧文端指出,去年該公司每月透過香港貨櫃碼頭出口的貨櫃有225個,今年已跌至45個,其餘均由深圳鹽田港出口,因平均每個貨櫃單是附加費已可節省6000元,每月可省下108萬元;餘下仍透過香港出口的貨櫃,主要是出口地碼頭仍未與鹽田港有商業聯繫。
不過,李秀恆則支持盡快興建10號碼頭,因為現有一半貨物是經中流作業進行,反映本港碼頭不敷應用,而且增加供應量,令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有助競爭降低收費。何立基亦贊同興建,因為現時香港的貨櫃碼頭過於擠迫,要將貨櫃叠高,既花時間,操作成本亦因而提高,多建碼頭除可增加競爭降低收費外,亦有助減低操作成本。
霍建寧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指香港毋須興建港澳珠大橋,所持理據是欠缺成本效益,認為在珠三角西部如珠海、江門、高欄均有港口,可以透過駁船將當地貨物運到香港出口,所需人手較少,成本又低;若建大橋運貨則需投資數百億元,所需人手亦較多,不化算。至於興建10號貨櫃碼頭,他亦有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