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息率偏低的時代,樓市久沉不起,導致部份地區租金回報達七厘以上,不少投資者轉為買樓收租,尤其是一些連租約出售的物業,不乏捧場客。事實上,購入連租約物業自有其優點,一來可省卻自行出租的麻煩,亦毋須再支付經代理出租的佣金,但按揭息率相對較高。
連租約購入的物業單位,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即享租金收益,在息率近零,樓價跌穩之時,成為不少投資者打主意的項目。中原地產區域高級經理楊建文表示:「太古城南天閣高層一個831呎單位,早前就是連租約出售,業主一次過支付290萬樓價,每月收回租金1.95萬,回報率高達8厘。」
他表示,大部分連租約購入物業的投資者,多會一次過全數繳付樓價,因為購買這類不交吉物業,明顯不是用作自住,所以銀行對該類按揭的審查,一般會極嚴格,息率亦會較高。
「連租約買入的買家,若不能一次過支付所有樓價,而需申請按揭,必須向銀行提供足夠的收入,或穩健的資金背景作支持,否則銀行多不願承受太高的風險,而拒絕批核有關貸款。」楊建文補充。
現時,成功承做按揭的連租約物業,一般息率皆在P(最優惠利率)或以上,相比市場的普遍息率P-2.5%,高出不少。是故,亦有部份投資者寧願買吉屋,獲銀行承做較低按揭息率之後,才作出租之用。
與一般物業買賣最大的分別,連租約的單位買家,未必可以親身到物業內視察,因為現有租客,有權拒絕其他人(包括業主)進入單位之內。若果真的未能入屋視察,買家宜向賣方要求,提供租客交租的收據,或是入數單據,查看交租的日期,以驗證租客有否拖欠租金。
楊建文提醒投資者:「買連租約單位,風險較一般物業為高。」因此,連租約交吉的單位成交量,一向不太多,而且多集中於「藍籌」大型屋苑,如太古城、康怡花園等。
楊建文表示:「如果業主未能提供相關資料,買家亦可向管業處,以及差餉物業估價署,查察單位有否欠繳管理、差餉等費用,初步評估到租客的質素,以加強自身保障。」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