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潮的《幽夢影》有一則:「《水滸傳》武松詰蔣門神云:『為何不姓李?』此語殊妙。蓋姓實有佳有劣,如華、如柳、如雲、如蘇、如喬,皆極風韻;若夫毛也、賴也、焦也、牛也,則皆塵於目而棘於耳者也。」
其實《水滸傳》中武松所詰的,是酒保而非蔣本人。武松採取迂迴激將法,借第三者挑釁:咦?那個人的姓不好,怎麼不姓李?就是要惹怒他,出來一較高下。
姓之佳劣,無人可挑選,亦無權可挑選。不止姓,一切有血緣關係的人亦配給甚麼得接受甚麼,不能拒認,不能退貨。真無奈。
張潮眼中雅致風韻的姓都是閒適天然的,他愛山水、草木、鮮花。那些刺耳的劣姓,既急且躁,蠻不講理。
但還有更「反派」的姓呢,像刁、烏、茅、計、糜、仇、宰、戈、屠、寇、暴、恥、逮、勾、蒯……你說是否欠點文化氣質?姓麻、姓迷、姓鬱,多「後現代」。寫到這個「鬱」姓,十分討厭,筆劃繁雜而艱澀,越寫越憂鬱,不幸姓之,必恨祖宗。也有姓乜。若人問:「你姓乜?」答:「我姓乜。」對方惱了:「究竟你性乜?」……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