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區重建局推出招標的荃灣市中心商住項目,為增吸引力,不設入場費外,還毋須發展商負擔項目約4億元補地價,與市建局的分帳比例亦由發展商訂定。
由於市建局與恒基地產(012)就該項目在發展權上仍轇轕未清,故文件內亦有兩個招標模式。其一是假設市建局最終「買斷」恒基持有的發展權,中標財團除支付標價外,若日後售樓收益超過58億元,超額部份便採累進分紅制,建議分予市建局的比例是5至30%。
至於第二個模式,則是市建局未能與恒基達成「買斷」協議,中標者最多可取得七成發展權,至於恒基的發展權則由市建局自行處理。此模式下,中標者要擬定一個利潤分紅比例給予市建局。
測量師何美施認為,市建局毋須發展商自訂入場費,及毋須負擔補地價,是一個進取策略,可能更吸引發展商入標競投。如以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計,模式一亦保證發展商有三成的利潤收成後才分紅給市建局。
但測量師黎展鵬則擔心此項目因有發展權問題而變得複雜,令發展商競投意欲不大或出價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