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衡:小一派位的背後 - 盧鋼鍇

教育論衡:小一派位的背後 - 盧鋼鍇

盧鋼鍇

據報章報道,有百分之七十三的小一學生獲派前三個志願,教署認為這是可喜的現象,認為大部份家長已為子女選得心儀學校。張建宗署長更認為家長已接納就近入學的概念,並指出每所學校各有優點,彼此相差不大。另一個數字則指出只有百分之七的考生能成功跨區入學,這偏低的成功率其實顯示了背後有令人不愉快的一面。
絕對同意張署長所說的每所學校各有優點,彼此的差異其實不大,家長們毋須迷信名校。筆者所知,有些名校浪得虛名,教法古老,與現代教育理念脫節,但店大欺客,家長們敢怒不敢言。各區都有一些辦得好的學校,老師盡責,校長努力,校舍設備齊全,家長們只要花一些時間了解,把子女交託給他們絕對可以安心。可惜家長的主觀很難改變,他們寧願子女舟車勞頓,披星戴月都要追逐名氣,奈何!

建議不分區選校
如果以前三個選擇作為心儀學校的標準,那是太寬鬆了;如果以前三個選擇來肯定已認同就近入學的概念也是太武斷了。家長心儀的學校只是第一志願,極其量包括第二志願。第三志願開始選擇鄰近家居的學校是買保險,是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從跨區入學成功率的偏低,可反證絕大多數的考生進不到家長心儀的學校,道理淺而易見。
就近入學雖是好的構想,但明知名校區有很多虛報地址卻又無法杜絕,分區入學已成為無意義的措施,那簡直是獎勵不忠實的人而懲罰守法者,何以政府和一些有影響力的委員會視而不見?今年開始讓家長有三個跨區的選擇也許是關注的開始,但那絕對是拖泥帶水的動作。
筆者籲請政府乾脆不分區,讓家長自行選擇自己心儀的學校,人人機會均等,落選了心安理得,毋須弄虛作假,有選擇任何一間學校的自由。香港交通方便,地方距離不遠,強行分區而加設障礙徒令居住於較次地區的家長感到不平。也許政府或一些教育界人士恐防學校與居所距離過遠,影響學生學習時間,這些顧慮應由家長自行判斷,其他人等不必藉箸代籌!只要家長願意,沙頭角的學生都有權到九龍城區的學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