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廉價機票作招徠的愛爾蘭航空公司Ryanair前日公布驕人業績,在平均票價調低8%的情況下,仍能錄得1.5億歐元(約11億港元)之淨利潤,比去年增加44%。
這家運作形式模仿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Airlines),以不設餐飲服務,穿梭歐洲的短程航空集團,能夠在航空業經歷全球經濟放緩及「911」事件衝擊的惡劣環境下脫穎而出,令人刮目相看。
Ryanair成功之處是避開停泊費昂貴、繁忙兼擠擁的主要機場和旅行社的中間剝削,以及市場營銷(包括廣告)和遞送的開支,乘客只須直接經網上訂票,在節省時間、人手和低成本運作模式下,提供乘客低廉的票價往返目的地,正是各取所需兼且互利的生意。
Ryanair的稅前利潤增加40%,比起其他歐洲大型航空公司如英航(BritishAirways)平均毛利僅有10%左右,真有天淵之別。英航、德航和整個美國航空業去年更是錄得大幅虧損,英航稅前虧損2億英鎊,是私營化後15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年,美國航空業更錄得總虧損達70億美元。
Ryanair行政總裁MichaelO'Leary自豪和幽默地說,人們不要以為Ryanair利潤這麼高是靠運毒或是在「造數」(不無諷刺成份),只不過是管理層嚴謹控制成本,將大部份省回來的錢轉嫁顧客,令他們受惠。Ryanair平均票價僅48美元,比對手EasyJet-Go的76美元為低,便是成本控制的貢獻。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