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正制訂新軍事策略,重點由實施了半個世紀的冷戰時期圍堵與威懾政策,改為主張先發制人,攻擊擁有生物、化學及核子武器的恐怖分子與敵對國家。軍事行動會以常規武器為本,但必要時會動用核武。
《華盛頓郵報》周一引述政府高級官員指出,這項新戰略規條將由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擬訂,是喬治布殊政府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一部份;報告正在起草中,預訂今秋發表。
高官表示,華盛頓政府並未放棄冷戰時期的圍堵(containment)與威懾(deterrence)政策,但會在報告中首次將「先發制人」(preemption)與「防禦性干預」(defensiveintervention),列為正式的戰略選擇,以攻擊顯然決意使用大規模殺傷武器對付美國的敵對國家或組織。
喬治布殊今年一月在《國情咨文》演說中,已暗示會有此新戰略規條。當時他把伊拉克、伊朗和北韓定為「邪惡軸心」,警告不容這三國以大規模殺傷武器威脅美國。一名高官說:「敵人的性質已改變,威脅的性質已改變,因此反應也必須改變。」
國防部官員表示,落實政策的主要手法,是設法利用常規武器偵察並摧毀大規模殺傷武器,尤其是攜載這些武器的導彈,並會研究採取全面突襲行動。
官員說,動用核武則是最後一着,特別用於對付不能忍受核爆高熱的生物武器。
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周一表示,不相信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武器。英國《泰晤士報》周一引述情報消息報道,伊拉克正利用一條連接北部摩蘇爾市與鄰國敍利亞的鐵路,偷運坦克、「飛毛腿」導彈導航系統、防空設備及地對空導彈等軍備,及大規模殺傷武器配件入境。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