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為機<br>南韓翻身有三要素

化危為機
南韓翻身有三要素

看到今天在全世界颳起的一股「韓流」,很難想像這個98年曾深受亞洲金融風暴困擾、備受沉重打擊的國家,竟然可以在短短5年時間脫胎換骨。當年南韓的國內生產總值曾錄得6.7%的負增長,但今年首季卻有5.7%正增長,韓國製造的流動電話、汽車、電影等,更一再在全球掀起熱潮,近年經濟發展之迅速,堪稱發展中國家的典範。

正當經濟分析家把焦點放在中國,認為此條甦醒中的巨龍日後將會成為難以匹敵的經濟強國之際,南韓卻已悄悄冒起,不但由1個極權國家演變成為民主國家,南韓經濟亦已起飛,由過往倚賴二流貨品出口,發展至目前身處科技尖端。
相比起其他亞洲國家,南韓有不少令人豔羨的地方:預算盈餘、逾1070億美元的外滙儲備、不斷被提升的信貸評級,以及低至只有3.1%的失業率。南韓股市是全球去年表現最突出的股市之一,過去4年共有520億美元的外國資金流入,較之前30年合共只有246億美元增加逾倍。
究竟是甚麼力量,促使這個曾飽受金融風暴蹂躪的國家經濟再度充滿活力?南韓眼前的繁榮,究竟是過眼雲煙,抑或奇迹仍可以伸延下去?

金大中成舵手
《商業周刊》把南韓的成功因素歸納為三點。首先,總統金大中及其幕僚成功切斷了南韓銀行與金權企業(chaebol)過往千絲萬縷的關係;此外,韓國國民勇於消費,提升了內部需求,改變了韓國經濟以往過度依賴出口的模式;最重要一點是,危機的創傷釋放了商業和文化上的創造力,造成今天百花齊放的局面。
無可否認,總統金大中是今次經濟及政治革新的重要舵手。這位上半生曾經歷過無數次暗殺、坐牢、甚至長期被放逐等政治迫害的傳奇人物,自從98年登上總統寶座後,成功把握了金融風暴所帶來的難得機遇,進行了痛苦的結構性改革,徹底修補了南韓經濟一直以來的陋習。

在接受國基會提供的300億美元經濟援助後,金大中藉着國基會經援所附帶的苛刻改革要求,迫使金權企業縮減帝國規模。所採取的措施包括:下令這些過度膨脹、具備國營背景的企業集團大舉瘦身、大削負債、互換非核心業務,並把餘下的業務出售。同時,政府又向外開放經濟,歡迎外資到來競爭,更容許外資向國內企業提出敵意併購。金大中政府所持的信念是:在經濟全球化年代,只有具備盈利潛質和競爭能力的企業才可以生存。

改革成績昭然
痛苦改革的成績昭然。30家金權機構中,有16家不是倒閉便是消除臃腫;98年仍搖搖欲墜的銀行業,24家主要大銀行淘汰剩下一半,而2100家金融機構亦只餘1600家可以繼續生存。最重要的是銀行放款業務不再要看金權企業的臉色,數以十億計的資金真正流入消費者和中小企業手上,造就了南韓經濟今日的繁榮局面。
銀行大力拓展信用卡和按揭業務,促使樓價飛升,所產生的財富效應,又加強了消費信心,形成了一浪接一浪的消費熱潮;內需增長迅速,改變了以往過於側重出口的經濟模式,令經濟發展更加健康。而98年至今出現了超過11000家中小企業,創造了無數新職位,恰好填補了大企業瘦身裁員的缺口,亦令經濟欣欣向榮。去年美國經濟陷入低潮之際,不少亞洲國家均受拖累,惟獨是南韓在外圍經濟惡劣下仍取得3%增長,成績驕人。
南韓的文化亦隨經濟的發展而出現轉變。年輕一代不再熱衷於加入傳統大企業作為終身職業的庇護所,反之,創作的意念澎湃,不少大眾文化更因此而獲得新動力。16歲年輕歌手BoA的首張大碟長期穩踞日本流行榜上、男性舞蹈二人組合Clon風靡台灣、男子樂隊H.O.T.亦在中國大陸掀起熱潮。電影方面,《安全地帶》在韓日均吸引了數以百萬的觀眾追看,南韓電影業票收去年高達3.8億美元,比97年高出逾倍,本土製作的電影更取得51%的市場佔有率,扭轉了以往外國電影獨大的局面。甚至和路迪士尼最近亦斥資1100萬美元以收購電影《我老婆是大佬》的版權,以便日後重拍。

引入外資競爭
除了文化上的成果獲得認同,南韓的產品亦重新得到尊重。三星電器和現代汽車不再是買不起新力電器和豐田汽車才考慮的次貨,前者在開發不少尖端科技產品的成就已獲品題,可上網流動電話、數碼電視、MP3、液晶顯像管等產品一一打響名堂,逾480億美元的市值,更令日立、富士通、東芝等知名日本企業瞠乎其後。三星市場部門負責人更雄心勃勃地表示,三星品牌在2005年便可與新力並駕齊驅,不會再予人質遜一籌的感覺。
金大中政府引入外資競爭,令南韓企業在管理和生產各方面跨進一大步,緊貼潮流步伐,有不少奄奄一息的企業更得以重生。瑞典富豪以5.72億美元從三星手上購入其生產建築設備附屬公司後,先裁減了逾2成工人,再重組債務,並把產品種類由13項縮減至專注生產挖土機一項,雖然令市場佔有率下降,卻成功地替此家連年虧損的公司止血,去年終於錄得4230萬美元盈利,毛利超過總銷售額4.15億美元的10%。

經濟仍有隱憂
說得南韓如此美好,但南韓經濟亦非全無隱憂,譬如難以駕馭的工會勢力依然龐大,而一些缺乏生存價值的金權企業亦因糾纏不清的政府擔保債項未能弄清而得以苟延殘喘,數以千計的中小企製造商的競爭力嚴格而言亦未合乎國際標準,更要命的是總統金大中因3名兒子中有2人捲入貪污醜聞,連累老父支持度急挫,由4年前的80%跌至目前的20%左右,明年爭取連任似乎荊棘滿途。
不過,瑕始終不掩瑜,南韓經濟已成功自金融風暴的困境中找到出路,結構性改革的痛苦過程又已成功過渡,現時正是享受美滿果實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