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講股:弱美元打擊歐洲出口

陸叔講股:弱美元打擊歐洲出口

早前跟大家探討美元弱勢問題對股市帶來的負面影響,近日市場普遍對美元積弱甚表關注,甚至有美資大行發表報告分析日後影響美元走勢的因素,以收「預警」之用。無可否認,美國經濟似進入復甦階段之時,忽然受美元積弱困擾,無疑對美國,甚致對環球經濟有很大影響。
過往世界經濟以美國、歐洲、日本鼎足而立,但過去10年美國經濟表現一枝獨秀,令到大量資金流入美國或美元區,進一步促使美元的強勢。假使美元真的持續弱勢,有市場人士認為另一龐大經濟體系──歐元區受惠,理由是一直停留在美元區的資金在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情況下(因為日圓區經濟仍然未明朗),會流進歐元區。但是,事實上又是否如此呢?
自911事件後,歐元區未能獨善其身,不論出口及內部消費都一直下跌,影響歐元區整體經濟。事實上,歐元區經濟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它經過多次減息後,經濟始漸有起色,根據歐元區統計局公布上一季的經濟增長有0.2%,扭轉了去年第4季度首度出現經濟衰退的警號。若單從經濟增長因素而言,假若資金由美元區撤走,這個剛復甦的另一大經濟體系理應受惠。

出口佔GDP比重大
但是,事實上我們要注意歐元區兩大因素的表現:第一,就是內部消費問題。雖然歐元區經濟復甦,但隨着失業率仍然高企的情況下,對內部消費始終有負面影響。幸好,普遍歐洲各地的社會福利制度較為完善,未致令內部消費急劇下挫。
此外,我覺得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反而是歐洲的出口表現,因為出口表現直接影響區內的經濟表現,但若論到出口,我們就不能忽視美元的走勢了。現時歐洲的出口佔歐元區的國內生產總值一大比重,以德國為例,出口佔其GDP約50%比重;而佔芬蘭的GDP約60%。換一個角度而言,大部份的歐洲著名企業,主要市場都是來自外來消費者,當中尤以手提電話、汽車、鐘表等最為顯著。普遍而言,現時歐洲最依賴的市場就是美國,所以若美元持續弱勢,會直接影響歐洲的出口,最終會拖慢歐洲的經濟。所以,若單以美元弱勢會令資金流入歐元區之說,似乎並未考慮到美元轉弱對歐洲經濟的影響。因此,若以現時全球一體化的經濟氣候下,我們不能夠像過往一樣,只留意個別的經濟體系了。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