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弱勢持續,加上上周四晚收市後英特爾發出盈利警告,場外股價已下跌超過1成,對美股上周五晚的表現構成一定的壓力,但港股在這樣的情況下,上周五只跌97點,其實已是不錯的表現了。隨着居屋重售計劃明朗化,加上美股下跌主要原因是來自美國企業的問題,而經濟數據持續有不錯的表現,港股在不利因素消除下,跌幅較外圍小,亦是可以理解的。情況就和4月中時美國不斷傳出企業帳目相繼出現問題,美股因而受壓,不斷向下調整,但港股卻背道而馳向上攀升一樣。
不過,這並不代表港股短期內可以如4月中時,獨善其身開展升浪,因本周五外滙基金公司會公布第3季盈富基金(2800)的銷售細節,今次發售的數量會否較第2季為多,相信會成為恒指後市走勢如何發展的關鍵。
在這因素下,藍籌表現料較失色,不少資金轉至國企股或再重投一些二三線股身上,尤其是製衣股在早前大幅回吐後,近日不少已有見底回升的股份出現,似乎新一個升浪已再度出現在製衣股上,但投資者如想再吸納,仍應參考其PE及盈利狀況,不應過於追捧一些只是跟風造好的股份。不過或許有些投資者覺得製衣股已開始反彈,不想過於高追,反而生化股調整已久,想作出吸納,卻感到無從入手而煩惱,而且眼見這些股份在調整後表現持續牛皮,少不免擔心這些股份會否回升。
無可否認,早前不少生化科技股陸續作出批股行動,少不免會予人有趁勢「抽水」之嫌,但投資者不應對所有生化股份都存有這樣的偏見,因為總有些生化股集資目的是為了發展其他更重要的業務。
就如早前生化科技潮時,首先進行批股的康健國際(8138),其集資目的,是為了開拓內地龐大市場,方向極明確。其後康健即時宣布與北京清華大學為首的清華源興生物醫藥科技簽訂代理及技術交換協議,康健將透過清華源興在內地研發及推廣以血漿基因技術為平台之鼻咽癌、淋巴腺癌及肝癌之驗癌技術,以及投資300萬元設立基因檢測研究中心,而清華源興亦會透過康健在港推廣一系列生物醫藥產品,可見康健開展新業務的積極態度。更重要的是,清華源興與康健均表示其共同開發研究新藥,於成功開發後,康健將得到新藥在香港的優先經銷權,這代表了康健未來的發展已有一定保障,故其早前進行的批股行動,其實是利多於弊,投資者不應再戴有色眼鏡對待此股,因為它絕不是趁勢「抽水」的股份。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