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彭博資訊】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滙價在今年上半年的跌幅創15年來最大紀錄,市場普遍相信美元可能繼續下跌。
分析員指出,美國的經濟復甦力度未如市場預期般強勁,觸發外國投資者拋售美股和美債,從而削弱美元需求。
法國興業銀行紐約分行的首席經濟分析員加拉格表示:「外國投資者對美國證券和債券市場敬而遠之,殃及美元。」
美元兌14種主要貨幣滙價自年初至今的跌幅,為1987年上半年以來最大,主要受美股表現疲弱拖累。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公司的盈利復甦前景,標準普爾(S&P)500指數在上周跌至去年9月以來新低。
在過去10周以來,美元兌歐元有9個星期下跌。歐元上周在紐約尾市報94.30美仙,是去年1月19日以來最高水位,全周上升0.95%。
不過,美元兌日圓則自過去4周以來首度上升。上周尾市報124.29日圓,升幅為0.16%,原因是市場對日本政府干預滙市的陰影揮之不去,投資者不敢貿然推低美元兌日圓。
分析員表示,美國經常帳赤字正日益惡化,美國需要外資流入填補這些赤字。
BancOneInvestmentAdvisorsCorp的基金經理認為,在美國公司盈利於今年第4季好轉之前,美元滙價的跌勢料會持續。他預測,美元到今年底兌歐元將跌至96美仙,以及低見115日圓。
他表示,在美元滙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對於以美元為本金的投資者(Dollar-basedInvestors),他們所持有的外國資產以美元計的回報率變相增加,這個因素進一步促使資金繼續流出美國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