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致群劇社去年首次將佘家三百七十二年來,一代一代為了忠義默默地守着袁崇煥墳墓的事迹搬上舞台,名為《袁崇煥之死》,演繹袁崇煥的「忠」和佘家的「義」,與現今講求實效及功利的社會形成強烈對比,引起極大迴響。
《袁崇煥之死》的主角並非袁崇煥,而是冒死為他收屍的佘姓義士家族。《袁崇煥之死》是去年反應最好的香港創作話劇之一,首演時座無虛席。今年三月,劇社徇眾要求重演該劇。對於佘家的忠義,編劇白耀燦曾表示:「原來忠義並不是塵封的歷史文物,乃是活的見證!這種無名無利的默守孤墓,還要歷時三百多年不間斷;這種堅貞不屈,不由得令人由衷敬佩。」佘家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芝及其丈夫焦立江,去年亦專程來港出席首演座談會,當時有觀眾認為佘家守墓數百年是愚忠,不應表揚。
本報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