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一向予人的印象是反對為歧視問題立法,但平機會即將公布的一項研究調查卻發現,商界人士對平等機會文化的接受程度增加,甚至讚揚平機會過去表現「中立」(impartial),令正面對卸任命運的平機會主席胡紅玉感到欣慰。
胡紅玉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她在上任之初計劃做的工作已大致完成,現在只希望三份分別有關精神病患者、商界對平等機會文化認識、以及保險公司適應平等機會法例的調查及討論報告,可趕及在下月底前陸續推出。被問及是否滿意過去三年的工作時,她說:「唔可以話滿意,好多工作可以做多啲。文化係長期的,唔係一朝一夕可以改變。」
要細說上任以來最令胡紅玉開心的事,原來並非在法庭訴訟上打贏教育署,而是九龍灣麗晶花園的居民歧視個案。她坦言當時壓力很大,平機會花上不少精力才得到投訴人的信任,而事件最終以庭外和解方式解決,對雙方都有好處。她又強調平機會提倡的是先調解,案件要告上法院的數目實在不多,即使有也是具有教育意義的「策略性官司」。
記者:陳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