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肝癌病人手術後兩周出院<br>港大無血活肝移植取突破

四肝癌病人手術後兩周出院
港大無血活肝移植取突破

【記者梁洵瑜報道】香港大學醫學院再在肝臟移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該院率先進行無血活肝移植手術,成功為四名肝癌病人在毋須輸血情況下,移植活體肝臟。手術後,病人可約於兩周出院,康復時間較需要輸血的病人為快;醫學界相信無血肝移植可減低肝癌復發機會。
港大外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廖子良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由○○年至今年初,瑪麗醫院有四名肝癌病人,獲得家人捐出部份肝臟進行移植,手術過程毋須使用任何血液及血製品,是活肝移植一大突破,因為至今,外國只能在屍體肝臟移植時毋須使用血液。
該四名病人包括一名五十一歲男子,其腫瘤直徑達七厘米,由太太捐出部份肝臟;另一名四十九歲男子由兒子捐出部份肝臟,其肝臟已有三粒分別直徑為一至二點五厘米的腫瘤;另兩名肝患者則由女兒及弟弟捐出部份肝臟。

只須補充鹽水
由於病人能及早決定由家人捐肝,在病人的肝功能未轉差的狀況,血凝固速度較快,門靜脈壓力較低,加上換肝技術仔細,可減低出血機會。四名病人在十多小時的手術過程中,只約流失一公升血液,可透過補充鹽水而毋須輸血。
但一般肝臟移植手術,病人都會大量失血,約需要輸入約五包共超過兩公升的血液,移植後平均要四至五周方可出院,但這四名病人手術後兩周左右便出院。

料減復發機會
廖子良相信,無血換肝不但會加快病人康復,更預料可以減少肝癌復發機會。因為輸血會影響病人免疫能力,癌細胞容易復發。以該院過去十三年進行六百三十名肝癌切除手術,毋須輸血切除肝癌的病人生存中位數達六十九個月,但輸血病人的生存中位數只有二十八個月,反映有否輸血是病人生存及肝癌復發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