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望不斷下降 集思另尋出路<br>民主黨擬民生掛帥挽頹勢

民望不斷下降 集思另尋出路
民主黨擬民生掛帥挽頹勢

【本報訊】行政長官董建華七月推行高官問責制後,目前行政、立法關係勢將面對翻天覆地轉變,自由黨和民建聯有機會加入董內閣,一直扮演反對黨的民主黨,也在上周六舉行了一次高層集思會,研究在「後部長制」時代下的出路。據悉會上披露了一份內部調查,發現有超過四成被訪市民關心失業及經濟問題,所以民主黨正醞釀一次重大政策轉變,將以往以政治主導,轉為以民生問題掛帥,力圖與局長爭奪民意。 記者:莫劍弦

事實上差不多所有民意調查均顯示,民主黨在回歸後的民望不斷下跌,而多位政治明星,包括主席李柱銘在內的「明星效應」也不斷減弱,立法會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也今不如昔,有現任局長就私下形容,日後手握實權的問責局長,一方面直接「落區」與民主派爭奪民意.
另一方面透過身兼行會成員的「政府黨」黨魁穩握立會近半支持票,作為反對黨的民主黨將再難與政府「拗手瓜」:「最多咪開會(立法會大會)企起身俾佢地鬧吓,佢哋重可以做到乜?」
面對這個困局,民主黨高層在集思會中提出有需要改變目前政策,以配合新的政治形勢。據悉民主黨內部就市民關心議題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發現有三成被訪市民關心失業問題,一成多被訪市民關心經濟,至於關心民主的被訪者就少之又少,會上同意民主黨未來政策重點有需要作重大轉變,在未來一兩年以失業、經濟等民生問題為重點工作。

加強地區支部
民主黨副主席李永達也承認,他們正醞釀一次比較重大的轉變,主要是將民主黨工作重點改為以民生為主,由於這個轉變將會涉及到中央和地區支部資源重組,所以他會在下周中委會先提交報告,滙報有關建議,再研究具體落實方式及時間表。
至於日後如何與問責局長在爭奪民意上周旋,李永達指民主黨:「唔會俾佢地(問責局長)落區咁輕鬆!」他說日後地區支部會更加主動,一旦有局長落區,就會安排居民向他們「攔途請願」,直接向他們投訴地區問題,要求他們即時承諾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