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市場總是一窩蜂似的。年初時,日本經濟和股市備受各種不利因素困擾,市場籠罩着一片愁雲慘霧,日經225指數在2月1日創下9,421點新低位,更是自1957年以來首次收低於杜指。可是在政府推出新沽空條例及外資大行大量補倉行動的推動下,日股反覆上揚,至今更曾兩度試衝12,000點關口,才短短3個月,日經由低位反彈超過25%,形勢突變大好。
可是日本經濟狀況卻未見有任何大改善,若以基本因素作為預測短期股市走勢分析,必定大跌眼鏡,所以股市反映經濟之說,長期或能成立,短期則未必可信。試看看香港(經濟奇差、股市照升)或美國(經濟轉好、股市下滑)之情況,或能悟出箇中道理。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基金經理過去因過度看淡日股,並過度看好美股,導致資金一面倒向美國,就算美股市盈率偏高,但因其他投資樂土難尋,惟有將資金留在美國,直至安然倒閉揭發美國企業誠信及誇大盈利等醜聞,國際投資者不無戒心,遂將部份資金轉往嚴重超賣的日本股市。根據美林估計,有約60%基金或外國投資組合中,日股所佔比重極度偏低,有需要積極補回,所以光是過去6至8星期,外資已買入為數高達1.5萬億日圓(約937億港元)之股票,日股與圓滙齊升又豈無因?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