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責制開14位捱批

問責制開14位捱批

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通過政府建議,在下周五向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四千三百萬,開設十四個問責制主要官員職位,以及一個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非公務員職位。但有議員不滿政府,將局長改名為常任秘書長便算,程序過於兒戲。

重新命名合規程
前綫劉慧卿強烈批評,對於現時十六名屬首長第八級的政策局局長,政府將職位保留,只改稱為常任秘書長,兩類職位的職能根本不同,局長是領導統籌和制訂政策,而問責制下的常任秘書長則是協助性質,政府指鹿為馬,「夠票就有強票無公理」。她認為,政府應先刪除十六個原來的政策局長職位,再申請增設常任秘書長的職位。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解釋,問責制是在現有公務員體制上面加一層官員,處理政治工作,而常任秘書長的事務性工作則完全不變,兩者只涉及更改名稱,重新命名程序已合規程。
獨立議員黃宏發多次質疑,問責局長下的四名行政支援人員,包括政務助理、新聞秘書等,究竟政府如何處理其改組,和涉及多少資源。王永平指出,十一個局的有關人手薪金,約為五千七百萬,而政府會在內部作出調配。